么得金句标题意思怎么理解

如题所述

可能你已经注意到了,最近这些年我基本上已经不再产出什么“金句”。金句的诱惑很难抵御,稍微夸张一点来说,中文互联网上的文章创作,从第一天开始贯彻始终的技巧就是写金句。文章质量高低不论,反正也是“太长不看”,但只要有一两个金句可以传播,那么文章也就成立了。比如说唐春风冯唐,写了多少部小说?你说冯唐,别人说不认识。但是你说“春风十里不如你”,对方立即就会噢噢噢是他啊。

我回忆了一下,从博客时代,远至BBS时代,金句就一直是创作核心。怀疑这是某种诗歌传统的遗留,背全诗是背不下来的,但是现场临时用一句“江月何年初照人”,或者“天下何人不识君”,却总是可以的,而且效果都相当不错。再加上后来的考试学,这就变成了一种游戏。当我说“我穿过了大半个中国来...”和“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许多人都能顺畅地接下去,而且知道这两句分别对应着什么人,和语文填空题没有任何区别(提示一下,第一题2个字,第二题8个字,其中包括一个四字成语)。

在这个过程里隐藏着一种过度简化的危险趋势。李白是什么?是床前明月光,是呼儿将出换美酒,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是什么?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是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等等,问题不是啊。《前出师表》不是发明了二十个成语,从危急存亡到不知所云,也不是单纯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是老爸爸临行前啰啰嗦嗦交代儿子:别闹了,事情已经很危急,干爹我要出去打仗,走前留给你一批人,你要信任他们,你要乖,要听话,干爹看在你爸爸面子上去和曹魏死磕,你就做个人吧,不要在后方给我胡闹添乱。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说干爹这次All In了,你自己看着办。这本身是很复杂的情感,怎么可能八个字就能道尽?

这种简化本身的确是有好处的,浓缩就是精华,便于理解,便于传播,便于激发读者情感。当年一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标题就是金句,金句就是标题,出来的确震翻了整个互联网,你不看都不行。所以后世的标题越来越长,怎么难都要浓缩个金句出来,想着用标题里的一句话直接把读者给按住。

但这样的简化是不是丢失了点什么东西?如果把一篇文章比成是一栋建筑,金句可能只是其中的一扇门,一个洗手台。这栋楼本身可能摇摇欲垂,但是不妨碍那扇门很漂亮,那个洗手台很精致。可无论再漂亮,再精致,这栋楼侧面踢一脚可能就会立即倒塌,这些玩意儿又有什么意义呢?能撑住大楼住人、办公么?

金句是浓缩,是精华,是戏剧性,是高光时刻,是决定性瞬间。就像从比萨斜塔上同时扔下一大一小两个铁球,让人们看到同时落地的那一刻。但我在中学看物理教材的时候,更喜欢看前面的一段论证:如果物体重则下落快,那么以铁链把一轻一重两个铁球相连。下落时因为轻球慢,拖曳重球,则两球下落速度应该慢于重球单独下落速度;又因为两球相连成为一个整体,重量大于重球,则两球下落速度应该快于重球单独下落速度。故而,物体重则下落快不成立。

没有金句,没有视觉奇观,没有任何戏剧性,但当年我读的时候也感觉到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我看到了论证的全过程,这过程不需要爬到塔顶,只是在脑子里过一遍就行。文章也是同样的道理,存在通篇前后的关联,需要当做是一个整体来看待。没有前面诸葛亮的啰啰嗦嗦,最后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不会有任何力量。觉得是金句,那是因为被前面的话给垫上去的,情感到了那个高度。单拆出来看,并没有多大意义。

所以现在我更关心楼搭得好不好,不再去想金句。如果偶尔有,倒也还好。经常没有,也没关系。倒是经常思考铁球的事情,想着弄个什么链子给怎么栓一下。

Jason Leung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