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疫情的三级防控

如题所述

一级应急响应是指一定区域内出现严重的社区爆发流行,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能力严重不足、需要外部支援;三级应急响应是指一定区域内出现聚集性疫情,有出现社区传播的风险,需要由省级统筹组织协调应对。
疫情防控三级响应是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也意味着疫情的形势已经转“危急”为“可控”,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的松懈,疫情传播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依然不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其中,Ⅰ级响应属于最高级别的响应。
1、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①控制传染源:传染源包括确诊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对于这些人群要做好隔离。②切断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直接接触和气溶胶传播,疫情防控期间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室外要带口罩,注意手的消毒。室内常开窗勤通风。③提高抵抗力,根据经济情况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减少感染机会。
2、二级预防:也称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①对于有去过疫区或者接触过确诊患者和有咳嗽发热症状的,要及早就医和隔离,做核酸检测或肺部CT检查。②对确诊病例需及时上报上级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其行动轨迹和所接触的人群。③对高风险地区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重点监护
3、三级预防:①对于已经确诊的病例,有缺氧和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氧疗,必要时给予无创或有创呼吸机支持。②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抗病毒治疗。③对治疗效果良好者,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和指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第十七条国家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