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俭之法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9

1. 省俭之法文言文翻译

省俭之法:

节省勤俭的方法。

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雅洁。省俭之法,曰“就事论事”。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边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

贫穷的人 起居穿住 以及 所用所住,都应节省勤俭并且高雅洁净。节省勤俭的方法。可以叫做“就事论事”。我喜好浅酌,不喜欢吃太多的菜。曾经做过一个梅花盒:用六个二寸白瓷的深口碟子,中间放置一个,外围放置五个,用灰漆烤就成,它的形状类似梅花。底盖都是凹状,盖子上面有手柄像花蒂。将它放置在桌前,就如一朵墨色的梅花覆盖在桌上;打开盖子看,像菜装在花瓣中。一盒六种颜色,二三好友可以随意在里面取食物,吃完再添置。又制作了一个矮边的圆盘子,用来放置杯子筷子酒壶等物品,可以随处安放,方便移动。这些便是节省食物的一个方面了。

出处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2. 读书之法(文言文)的意思

原文:

读书之法

(宋)朱熹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处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

皆若处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

则亦虚心静虑,勿遽仓促取舍于其间。

字词注释:

1 读书之法:选自《读书之要》。

2 大抵:大概、大都。

3 皆:都。

4 以:用。

5 亦:也。

6 勿:不要。

7 遽:匆忙。

古文大意:

平时看书要先熟读,使得书上的话都像我自己说出来的一样。接着,就要用精读的方法,认真思考,使得书中的意思就像我自己想出来的一样,这样读书才会有收获。如若书中的意思有疑难的地方,或者解释有不同,就要虚心冷静的思考,不要匆忙地解释,决定取舍。

3. 啮镞之法文言文翻译

1. 隋末有昝(zǎn)君谟善射。闭目而射,应口而中,云志其目则中目,志其口则中口。有王灵智者学射于君谟,以为曲尽其妙,欲射杀君谟,独擅其美。君谟执一短刀,箭来辄截之。惟有一矢,君谟张口承之,遂啮其镝笑曰:“学射三年,未教汝啮镞法。”

2. 翻译——

隋朝末年有个叫昝君谟的人擅长射箭,闭着眼睛射箭,说射哪里就射中哪里,想射中眼睛就射中眼睛,想射中口就射中口。王灵智向谟学习射箭,自认为射箭的技术达到了精妙(的地步),想要射杀昝君谟,独自享受这种美誉。昝君谟握着一把短刀,有箭射来就砍断它。只有一支箭,昝君谟张口接住,竟然咬断了箭头,笑着说:“(你)学习射箭三年,幸好没教会你咬断箭头的方法。”

4. 强记之法文言文翻译

强记之法文言文翻译:

译文

叶奕绳曾经说强行记忆的方法:“我的性格非常愚钝。每读一本书,遇到喜欢的地方就进行摘录,摘录完以后,朗诵十多遍,贴在墙上,每天读的必定有十多段,少也有六七段。不看书的时候,闲走走,就走近墙壁,看黏在上面的摘录,每天三五次是常事,一定要达到烂熟,一字不遗的地步。墙壁粘满了,才拿下第一天粘上去的,收到竹箱里。等到再读书的时候,有摘录的,补贴到那个空白地方。随时收随时补,一年里面,一天也不闲着。一年之内,大约能有三千段。数年之后,箱子渐渐满了。看见那些看书每每力求多的人,稍微有了一点印象就不看了,稍微过一段时间,就成空腹,毫无学问,不如我虽然读的少,但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

5. 关于节约的文言文有哪些

训俭示康 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听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

」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

」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

」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

管仲镂簋朱纮、山?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鳅知其及祸;及戍,果以富得罪出亡。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翻译: 我本来(出身在)贫寒的家庭,一代一代(都)以清白(的家风)相继承。

我生性不喜欢豪华奢侈,从做婴儿(时起),长辈把饰有金银的华美的衣服加(在我身上),(我)总是害羞地扔掉它。二十(岁那年)忝列在(进士的)科名(之中),(参加)闻喜宴(时),只有(我)不戴花,同年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不戴)。”

(我)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我)一向衣服(只)求抵御寒冷,食物(只)求饱肚子,也不敢(故意)穿肮脏破烂(的衣服)以违背世俗常情,(表示与一般人不同)求得名誉。

只是顺着我的本性(行事)罢了。 许多人都把奢侈浪费看作光荣,我心里独自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

别人都讥笑我固执,不通达,我不以(此)为缺陷,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骄傲,不如固执,不通达。’又说:‘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那是很)少的。

’又说:‘读书人有志于真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生活不如别人)为羞耻,(这种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德,现在的人却因节俭而相讥议,(认为是)缺陷,嘻,(真)奇怪呀!” 近年风气尤其奢侈浪费,当差的大都(穿)士人的衣服,农夫穿丝织品作的鞋。

我记得天圣年间(我的)父亲作群牧司判官(时),客人来了未尝不摆设酒席,(但)有时斟(酒)三次,(有时)斟五次,最多不超过七次(就不斟了)。酒(是)向市上买的,水果限于梨、栗子、枣、柿子之类,下酒菜限于干肉、肉酱、菜汤,食具用瓷器和漆器。

当时士大夫人家都这样,人家(并)不讥笑非议。(那时)聚会次数多而礼意殷勤,食物少而感情深厚。

近来士大夫家庭,酒(如果)不是(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的),水果、下酒菜(如果)不是远方的珍贵奇异之品,食物(如果)不是(很)多品种,食具(如果)不是(摆)满桌子,(就)不敢约会招待客人朋友。(为了约会招待)往往(先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准备,然后(才)敢发请柬。

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人们(都)争着非议他,认为(他)没有见过世面、舍不得花钱。因此不跟着习俗顺风倒的(人),(就)少了。

唉,风气败坏得像这样,居高位有权势的人虽然不能禁止,(难道能)忍心助长这种。

6. 啮镞之法文言文翻译

隋末有昝(zǎn)君谟善射。

闭目而射,应口而中,云志其目则中目,志其口则中口。有王灵智者学射于君谟,以为曲尽其妙,欲射杀君谟,独擅其美。

君谟执一短刀,箭来辄截之。惟有一矢,君谟张口承之,遂啮其镝笑曰:“学射三年,未教汝啮镞法。”

翻译—— 隋朝末年有个叫昝君谟的人擅长射箭,闭着眼睛射箭,说射哪里就射中哪里,想射中眼睛就射中眼睛,想射中口就射中口。王灵智向谟学习射箭,自认为射箭的技术达到了精妙(的地步),想要射杀昝君谟,独自享受这种美誉。

昝君谟握着一把短刀,有箭射来就砍断它。只有一支箭,昝君谟张口接住,竟然咬断了箭头,笑着说:“(你)学习射箭三年,幸好没教会你咬断箭头的方法。”

7. 王者之法文言文翻译

奉行王道的君主的法度:规定好赋税等级,管理好民众事务,管理好万物,这是用来养育亿万民众的。

对于农田,按收入的十分之一征税;对于关卡和集市,进行检查而不征税;对于山林湖堤,按时封闭和开放而不收税。考察土地的肥瘠来分别征税,区别道路的远近来收取贡品。

使财物、粮米流通,没有滞留积压;使各地互通有无来供给对方,四海之内就像一家人一样。所以近处的人不隐藏自己的才能,远处的人不厌恶奔走的劳苦,即使是幽远偏僻的国家,也无不乐于前来归附百听从役使。

这种君主叫做人民的师表。这就是奉行王道的君主所实行的法度。

8. 文言文 吾今威之法,法则以恩

吾今威之法,法则以恩

这个是诸葛亮与法正论治道时说的话.

法正曰:“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孔明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含义就是:我要是一直给你恩惠,恩惠用到了尽头不能再给予你,你就松懈啦;而我用法理约束你,再给你恩惠,你就会感恩.

摘自《百度·》

9. 戒奢崇俭 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文化教育怨,何如拙者逸 而全真。

【译文】 :

奢侈无度的人财富再多也感到不够用,这怎么比得上虽然贫穷却生活节俭而感到满足的人呢;有才干的人假如由于心力交瘁而招致大众怨恨,哪里 比得上笨拙的人由于安闲无事而就能保全纯真本性。

【注解】 :

劳而府怨:劳苦而怨谤集身。逸而全真:安闲而能保全本性,本为道家语,因为道家把完美无缺的人 称为真人。

【赏析】:

任何事都是相对的,不以相对的观点看待事物往往会走向绝对,而把事物固定化,一成不变。像钱财于现代生活,不可或缺但以之为生活的全部就 走向了极端。生活奢侈的人,无论有多少财产,到头来也都挥霍精光,表面 看来他好像很快乐,其实他内心常感不满足,因为他的财产越多欲望越强, 可见人的欲望有如永远填不满的沟整。反之一个生活节俭的人,他们平日能 量入为出,虽然并非富有,但是在金钱上从来没有感到不足,因此在欲望上 也就没有非分之想,平平安安过个极快乐的日子。生活上要有知足感,工作 中要讲究方法。不能因为自己有多方面的才能便事必亲躬,处处亲劳,结果 可能会招致怨恨还办不好事情。对于一般人而言,能而劳,可能就压抑了别 人的才能,使别人无从表现:如果是当权者,其能不应表现在自己如何亲为 上,而在于怎样组织、管理,使每个人都可显其所能。而且,任何矛盾的出 现是因为事做了,局面活了,矛盾便开始出现了;一潭死水时人们心意相对 稳定。那么谁做谁就成了矛盾中心,不集怨而何?闲者置身局外当然会有时 间去评头论足了。所以能应是相对的,个人的能不可能包容大家的能。做事 前理应先看看想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