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职场滑铁卢,如何从头再来:4步教你挽救自己的职业生涯

如题所述

很多人在遭遇职场失败时,总会首先想到去找领导辩解,尽量撇清自己的责任,以为不是自己的过错领导就不会开罪了。其实,对领导来说,不管导致事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只要这个事情是领导交办你去负责的,那么你就是第一责任人。

我们不排除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有别人的过失,更或者是有客观条件的影响,但是不管怎样,作为负责人就是要有能担当的勇气和责任感。 领导首先希望看到的是,你对失败之后的态度是否端正 。勇于认错,是面对失败最应该去做的第一步。

所以,一旦问题出现,千万别自以为是的把领导当成傻子,以为随便搪塞几句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孙猴子再怎么折腾都翻越不了如来佛祖的五指山,对全局尽在掌握的领导,就算你不认错,也能最终了解到真相。何苦还耍小聪明来蒙混过关呢? 只有老老实实态度诚恳的认错,打出一张有自知之明的感情牌,才能消除领导面对问题的火气 。

找领导坦承错误也不仅仅是表明态度这么简单,更 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让领导意识到你是善于自省、能够不断进步的人 。只有你对失败有了清醒的认知,并且知道下一次如何防范风险,避免重蹈覆辙,领导才能放心的把下一次类似任务交给你。

一个犯了错还不知道如何改进的人,哪怕态度再好,领导也会认为“孺子不可教”,不敢再给你类似的任务去做。因为领导更害怕,不知道问题在哪的人,下一次同样的工作还会被你搞砸。

当你去找领导检讨错误时,更应该准备一个改进方案,重新建立起领导对你的信心。

我们来看一个遭遇重大失误后堪称完美的“打翻身仗”的例子。

不仅仅是修复问题这么简单,由于深受领导力对哈勃事件影响的启发,在完成哈勃望远镜修复项目后,查理博士开始致力于对领导力的研究,结合自己在管理上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发明了4D系统,用于改进企业的绩效,提升个人、团队的领导力 。退休以后,查理博士转赴科罗拉多大学商学院教授领导力。由于这套系统的实效,查理博士的课程被多家企业引进,包括中国的航天队伍。他写作的《4D卓越团队》一书,也被称为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相媲美的管理学经典。

一个真正智慧的领导,对下属的信任来自于日常点点滴滴的积累,绝不会因为一件工作失误就把某人打入“冷宫” 。如果你常常感觉领导有意无意对你不满,借着一个小小的失误小题大做,那么这时候应该警醒。领导可能早就看你不顺眼了,只是借着一个你没做好的工作来做文章,试图借机点醒你。

察言观色也好,旁敲侧击也好,先要搞明白领导不满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所以跟领导谈话,要听出“醉翁之意不在酒”背后的意思,你要是只知道傻乎乎承认错误,却没明白领导的真正意图,那就只会跟领导背道而驰,越来越远了。

有人说,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可是领导给我的工作我还是做不好。比如领导已经认定我“逻辑混乱”,“不擅长分析”,事实上,领导说得好像还挺对……

碰到这种情况,也不必泄气。领导给你贴的标签虽然很难拿掉,但是 你可以努力做好你自己擅长的事情,放大自己的工作中的闪光点和优势,让领导重新认识到你的价值,建立你在领导心目当中的新形象 。当你的长板足够长的时候,你的短板就变得不那么明显,会被领导天天盯着不放了。

在心理学中,这就是著名的“ 光环效应 ”。也就是当一个人有一项优点特别突出的时候,就会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以至于会影响到在别人心中的整体形象都高大起来。

尽管不擅长逻辑推理和分析,也许你鬼点子很多,足够有创意,那么不妨在工作中不走寻常路,给领导一些新颖的观点和形式上的创新,经营好你在领导心中的新“人设”——做团队里最有创新思维的人。时间一长,领导自然会知道你擅长创意,逻辑是你的弱项,你做不好对逻辑要求高的任务,一旦有这样的工作,至少会给你搭配一个逻辑特强的伙伴把把关。

你的弱点被隐藏,优点被发挥,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工作成果也会显而易见。这也是领导所希望看到的结果。没有哪一个领导愿意看见下属天天一张苦瓜脸,干事特拧巴,你难受他也难受。

 领导也是从一次次失败和错误中走过来的,所以不要怕犯错和失败。领导担心的是你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却不能获得成长,依然像第一次犯错那样天真和无知。那么,再宽容的领导也没有耐心一次次的给你机会去试错。

有趣有思想、爱玩爱折腾的新锐辣妈,曾经的外企500强HR经理,管理咨询顾问,盖洛普优势辅导教练,北大光华EMBA,创业女文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