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人类社会,究竟是什?
社会,本质上是一套规则。人和规则,融合在一起就成了社会。

从古至今,人类没有变化的部分是,男人、女人,孩童、青年、老人,幼有所依,老有所养。

但是,从古至今,社会的规则,不断地演化发展。这些规则,并不外在于人,独立存在,而是跟人融为一体,成为人的意识和思维的组成部分。

透过分析从过去到未来社会规则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星球上的人类社会。

农耕社会以前,人类跟大自然中其它生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没有差别。众生活跃在大自然中,成为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直接从大自然中各取所需,存活着。

农耕社会以前的社会规则,主要集中在如何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食物,让人类得以存活。这时候的社会规则的具体表现为,如人类群体如何分工去猎杀一头野牛,男女性别体力差异产生的自然分工,像男人打猎,女人照顾孩子。

这个阶段,人类社会的规则,简括为:人类——大自然。

人类进化到农耕社会,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与其他众生与大自然的关系,有了区别和差异。

这个差异,来自人类发展出了农牧业。

人类对赖以存活的食物的获取,改变了方式,不是从大自然中即时获取,而是发展出了种植牧养技术。

农耕社会的规则,简括为:人类——农牧业——大自然。

农耕社会的规则,较农耕社会前的人类社会规则,复杂度开始提升了,增加了对农牧业发展与管理的规则,如何种植,何时放牧,何时收割,何时不放牧?包括农牧成果分配的社会规则,等等。

当工业社会的来临,人类衣食住行的各类物件,开始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生产与消费的状态。

围绕“大规模生产与消费”,人类社会关系的整个结构发生了巨大裂变。产品从原材料,到生产,从运输,到产品被消费,整个社会被一下子分裂成了无法胜数的不同的领域、行业、产业。社会不断地分工分工,同时不断地合作合作,整个社会在复杂的大规模生产与消费的系统中运转。

在大规模生产与消费的行动中,从物品的生产制造,到物品的消费,中间专门从事物品买卖交易的行为,成为商业活动,相应地商业的规则也就演化出来。

物品的生产、交易中,需要一个中介,即货币,由于商业的发展,专门从事货币的买卖交易的行为,成为金融活动,相应地金融的规则也就发展出来。

在农耕社会前或农耕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和谐整体,人从大自然中自给自足,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过着自然的生活。

但是,进入工业社会,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发生了一个截然转变。

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物品被大量制作,大量流通,大量非物尽其用的消费行为,人类跟大自然的关系,发生了一个截然转变:人类高居大自然之上,大自然沦落为人类的一个加工厂。

人类社会也自省发现这个问题,于是在人类社会内部,演化出一系列的关于“人类与大自然”的争辩和人类自救的就亡运动。

工业社会的发展,还被称为工业革命,一方面它带来整个社会物质产品的繁多(繁多的背面,是对大自然的破坏,对心灵的破坏),另一方面它也发展出很多的精神物品。

精神物品,是人类在工业化生产的高度分工协作、商业、金融的发展中,涌现出的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知识的积累。

精神物品的生产、交易的规则,跟物质物品的生产交流的规则,有所不同。

因此,在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规则的高度进化,除了反映在物质物品的生产、交易上,还反映在精神物品的生产、交易上。

物质物品生产的高度工业化智能化,人类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精神层面的活动。

工业社会中人类对大自然的耗竭式的大规模生产与消费方式,带来人类社会的恐慌,也促进了人类社会向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精神物品的发展。

未来社会,大规模生产会转向着满足对功用和艺术合一的方向去生产,创意独特会放在首要考虑,而非简单地满足功用。

未来社会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虽与以与农耕时代不同的方式,但是与大自然合为一体。

精神产品的丰富,会使得物质产品生产与消费逐步与大自然进入一个调和而非冲突的状态。从而达到人类与大自然新的合一。这里有个关键,是精神产品的足够强大,支撑起人类物质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与大自然的合一。

联网时代精神物品的生产、传播,进入一个转折点。就像人类从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转折点一样。

有人称这个转折点之后的社会为知识社会。

知识社会会发展出不同于以往工业社会的社会规则,包括对精神物品产生、交易的规则。这个规则的形成与建设,正处于发展的进程中。

人类最美好的状态,是人类与大自然在身心灵上的完全融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