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肿瘤科医生猝死时,女儿才20个月,生命为何如此脆弱?

如题所述

10月12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司佳逝世。司佳1978年6月生于上海。2006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曾师从周振鹤。2016年11月起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无独有偶。更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噩耗近来一直在发生。2017年12月31日20时,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材料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素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年仅42岁。

时间再往回,英年早逝的还有于娟。于娟出生于1978年,海归,博士,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乳腺癌晚期患者。 2011年4月19日凌晨三时许,于娟辞世,年仅33岁。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3名已逝女教师均任教于复旦大学,拥有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海归博士学历,正当事业如日中天,才华横溢之时,这些鲜活的生命,在最应该盛开的年纪却永远地凋谢了,留下了一个个残缺的家。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那么,人生事业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这个看似没有价值的选择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许多人往往做错,有意或无意中选择了前者,日复一日地在错误的轨迹上运转。最终造成健康赤字,疾病缠身,过早离世,留下诸多人生憾事。

人生的意义或价值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柳乡人认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活着才是王道,健康才是财富。一个人不管理想多么远大,目标多么雄伟,没有了健康,没有了身体,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全部归零。生命高于一切!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成功的梦。为此,十多年寒窗苦读,留洋求学,换来了梦寐以求的“博士”学历,找到了自己心仪合适的工作。但许多人为了打好事业的基础,常常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于娟曾经这样后悔:“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

健康和生命是事业的前提和基石。每个人都懂这个道理。但很遗憾的是,很多网友,一边叹息着这些年轻的早逝的生命,却一边又在重复着跟她们过去同样的生活,他们的生物钟总是没有作息规律,他们的双脚总是迈不出狭小的房间,他们的胃总是时大时小,眼睛总是充满了血丝……

世事本无常,一切皆尘埃。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种:晚年丧子,中年丧妻,幼年丧母。以上三名曾经的才女,却以早谢的人生,给自己的父母、丈夫、子女留下了不尽的悔恨和追思。这样的悲剧和不幸对于生者,是多么大的不幸和悲哀啊!努力和拼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只上了一个学期的大学,但这并不妨碍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上面:21岁与人合作创办苹果公司,三十多年来一直是IT界的风云人物,这是一个常人在改变着自己不平凡的生活。

很多东西,只有当我们快要失去的时候才倍感珍贵。生命如此,感情如此,亲情也如此。在生死临界点降临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加点,给自己太多的身心压力,买房买车的所谓需求,这些都是过眼烟云。如果有时间,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温暖和幸福。

漫漫人生路,欲速则不达。降低目标,减缓压力,才能享受生活,这才是生命的本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生命是有限的,事业是没有穷尽的。顺其自然,量力而行,轻装前进,才是对待生命的本来态度。一览众山小,是王者风范;沿途看风景,是生活的智者。敬畏生命,从健康生活开始。

好好地活着就是事业,你信吗?好好地活着就是成功,你信吗?好好地活着就是幸福,你信吗?好好地活着就是孝顺,你信吗?好好地活着就是称职,你信吗?答应我,我的朋友,以及看到这个回答的每一个读者,为了父母、家人和孩子,请一定要保重身体,健康地活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更是一个不忍提起的话题,但是,一个年轻的生命逝去,更应该留给世人一个警示,敲响一次警钟,那就是:在快节奏的生活面前,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一个高素质的、重点大学附属医院的、年轻的医生尚且如此,何况是一些普通的大众,健康不是儿戏,生命不是玩笑,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感悟,珍爱生命,珍惜健康。

一年之 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杨立峰医生突发疾病,抢救无效离世,年仅39岁。而就在杨医生离世的前几天,他还在网络上为患者答疑解难。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二十几天之后,这位年轻的有为医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与世长辞了,永远离开了爱他的以及他所爱的亲人。

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9岁,他的人生在“平常的日子中”戛然而止,日出日落,岁月如梭,也许他的离世,不会对万物产生一点儿的影响,不会引起自然界的一丝波澜,但他的离世,是对我们活着的人,一次重重的敲打,一次无法再严厉的警告:你还有什么理由去忽视自己的健康。生命是你自己的,但她绝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还有你的亲人,还有你的子女,还有那些喜欢你、关注你的朋友们。

当我们含泪看完这则消息的时候,我们在为年轻的生命发出惋惜的时候,也要对自己的生命加以重视,来一次全新的审定和反思吧。不要再“稀里糊涂”了,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再来的机会,一旦失去了,永远地归于尘土。真心地希望所有看到此文章的人,都能对自己负起责任,都能健康永远。这也许是对杨医生的最好敬畏吧。

39岁的年轻生命,定格在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儿子4岁,女儿刚刚20个月,一对幼小的心灵,却要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是上天的不公,还是命运的不济,还是无奈中的必然呢。亲爱的杨医生,您在时刻关注他人健康的时候,是否忽视了自己的健康问题呢,让年幼的孩子失去了最亲爱的父亲,让心爱的女人永远找不到快乐,更让天下的人泪流。

一位优秀的医生走了,留下了无尽的惋惜与心伤,年轻妻子的万言长信,一双儿女的撕心裂肺,无不让人痛彻心扉,泪流不止。怎奈,天妒英才,无情的病魔依旧那样的冷酷,残忍地撕碎了一个美好家庭的幸福。

我歌诚自恸,独自为君悲!万人的痛楚也无法挽回年轻的生命。希望天堂的杨医生不再有疾病和痛苦。也希望杨医生的家人能节哀珍重,更希望那两个幼小的心灵能尽快走出痛苦,健康成长。

最后,不得不再一次提醒那些为了工作而拼命的人,在健康面前,一切都是浮云,尤其是那些子女仍未成年的年轻朋友们,为了家人、为了孩子,多关注一下自身的健康吧。不要让悲剧再一次重演,不要让痛苦再一次降临于人间。

愿天下人都能安康。

第2个回答  2020-12-18
过劳导致的,现在医生的工作压力大,而且工作强度比较高,有些二十四小时不睡觉,所以就导致生命脆弱
第3个回答  2020-12-18
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大的压力,而且我们的生命是由多个细胞和血管组成的,细胞和血管都是非常的脆弱,所以我们的生命会非常脆弱。但是我们一定要顽强的面对生活。
第4个回答  2020-12-18
我觉得在死亡面前人类都非常的脆弱,尤其是在疾病面前,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这样子才能去爱别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