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是冻伤还是烫伤

如题所述

目前,临床上对于液氮所引起的烫伤,这个解释主要是由于液氮的温度为零下196摄氏度,此时当皮肤接触液氮的时候瞬间从液氮中脱离,而达到室温的20度左右,这样温差瞬间增加200多摄氏度,这样会导致急性损伤,就像皮肤瞬间接触火焰同样的道理,温差增加这样来解释液氮为烫伤。

而有的人解释液氮为冻伤也是合理的,主要是由于皮肤长时间处于液氮的环境中,温差为零下196摄氏度,这个时候也会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所引起的急性冻伤。因此,对于液氮是烫伤还是冻伤均可解释。是冻伤。

皮肤科常用液氮治疗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化脓性肉芽肿、血管瘤、淋巴管瘤、瘢痕疙瘩、结节性痒疹、日光角化病、溢脂性角化病、黏膜白色病变等。

液氮医疗使用的机制是:

1.冷冻引起细胞内冰晶形成,导致细胞膜破裂,细胞受到机械性损伤;

2.冷冻后冰晶形成,细胞脱水,电解质浓缩,PH值改变使细胞发生中毒;

3.冷冻引起温度性休克,脂蛋白复合物变性,致细胞膜变性;

4.低温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细胞缺血;

5.黑素细胞对冷冻更加敏感,愈后常有细胞脱失(所以点痣效果很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液氮有多冷?液氮真的很冷,摄氏零下196度!实验室进行比表面分析,添加液氮时要戴手套吗?有两种说法,戴或者不戴,都有道理。还有第三种说法:戴,但要比较宽松,必要时可以甩掉!

2014年,“冰桶挑战”活动风靡全球,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少知名人士参与。挑战者被一桶桶冰水迎头浇下,即使作为旁观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彻骨奇寒。

有一名来自“战斗民族”的科学家进行了一次“冰桶挑战”的升级版——“液氮挑战”。 克拉斯诺雅茨克州34岁的Anton Konovalov,他用一桶液氮迎头浇下,这种液体的温度达到零下195度。

请勿模仿

为验证桶内液体的真实性,Konovalov还将一根树枝伸进桶中,树枝立刻被冰封,并很轻易地在他手中被碾成了碎片。零下195度不会把人冻僵吗?答案是当然不会。因为液氮被倒在人体上后,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就会生效。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是指液体不会润湿炙热的表面,而仅仅在其上形成一个蒸汽层的现象,由科学家莱顿弗罗斯特在1756年发现。1756年有一位名叫莱顿弗洛斯特的科学家在一把烧的通红的铁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悬浮起来并持续30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水滴能够悬浮起来的原因在于,接触炙热的铁勺后,水滴底部立即形成一层水蒸汽,把水珠与铁勺隔开,就使得水滴悬浮起来,悬浮起来的水滴暂时不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减慢了汽化速度,因此悬浮可以持续30秒,这就是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结论:短时间接触液氮并不会冻伤人体。
但是,千万不要长时间接触液氮,不但会导致冻伤,还会导致烧伤。对,你没看错,不是冻伤,而是会烧伤。当你长时间接触液氮,你的皮肤表面温度会下降到很低,当液氮气化完以后,皮肤接触“高温”空气,那么会导致皮肤发热,严重的会造成烧伤。

液氮烧伤皮肤的速度有多快?牛人用手做实验

小知识:如何判断液氮不纯?

因为氮气占空气中的比例为 78%,其饱和蒸汽压约为大气压加 10。出现以下情况,说明液氮明显不纯:环境大气压为 760mmHg,但测出的氮气饱和蒸汽压大于 790mmHg;液氮颜色发蓝,说明其中含有液氧;测出的氮气饱和蒸汽压为 750mmHg,但环境大气压仅有 700mmHg,与当时的大气压比明显偏高;仪器的液位传感器“失灵”,探测不到液位。这说明液位温度可能高于传感器设置的温度响应范围;分析过程中线性很好,但偏离常规值很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