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班级常规?

如题所述

1.教师的常规要求要明确

一日常规的培养,首先是老师要告诉幼儿我们需要怎样去做,并教给孩子方法即如何去做,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从而让孩子最初就明白老师的意,能够按要求有方法去完成。

2.游戏的形式有助于孩子自觉遵守规则

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孩子的状态是积极主动的,所以教师要创设游戏情境,帮助孩子遵守规则,往往能取得好的效。

3.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肯定幼儿

在一日常规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在最初的时候可以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领导全体小朋友。而进行一段时间后,对于接受快、并能按照老师要求很好完成的幼儿老师必须要给予鼓励,让小朋友有一个学习的榜样,并鼓励让这样的小朋友来代替老师做组织者,样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4.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孩子都有模仿的天性,教师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因此,老师平时的一些坏的习惯以及话语都会给孩子的常规培养带来不良的影响。

5.承认孩子间的差异,允许个别孩子出错

在一个集体中,往往有一些有个性的孩子。对这些幼儿来说,强硬的态度往往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教师一定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要用爱心去博得幼儿的信任,就可以更好的进行常规的训练及培养。教师要让幼儿觉得环境是宽松的,幼儿园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什么东西在哪里,小朋友都知道。大人不用在旁边指手划脚的,孩子就会知道他们是可以自主的,不必看大人的脸色行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5
在学校,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班级,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班级发展的好与差,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在实践发现,做好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是抓好班级的常规管理。 我们都知道,一个井然有序运行良好的班级,班主任应起主导性作用。对于各项条例的出台,必须依据教育制度和校规校纪班级的特点来决定。班级管理条例的具体内容又可以分为学习条例、文体活动条例、出勤条例等。通过条例的实施,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树立集体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然,条例的补充和修改要有及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客观公正,否则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班主任要想管好一个班集体,除了靠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以制度去管理学生外,要靠班主任去细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班主任,影响更为直接。所以,班主任应该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做起事来也得心应手 在选举班干部时,要力求把大家信赖的好同学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每次大型活动中都要求班委全部亮相并轮流登台,使每个人都能策划活动、主持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才干,把班级各项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人生品位,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生活,扩大视野,让每位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今天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学生在担任班干部的过程中,无形中锻炼了他们的管理才能、交际才能、合作才能和驾驭事件的能力,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班干部的选拔和任命有多种形式,主要是民主制、任命制、轮流制、竞选制。不管采用哪种制度选拔班干部,必须依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学生为基本出发点。不能单独决定哪种制度“优”或者“劣”。必要时可以相互配合使用,还可以选择其他更好的方法来选班干部。 班主任还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想状况,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各人有各人的个性特点。这就需要班主任平时留意观察、了解、掌握每位学生的脾性,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取得尽可能多的进步。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班内一部分学生纪律松懈,有许多缺点,但我没有正面进行批评,而是给他们开了一个由家长、任课老师参加的“说说你的缺点和优点”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谈谈自己的决心,同学们互相寻找闪光点,互相鼓励,互相进步,使学生在向老师、家长汇报的过程中充分认识了自己,进行了自我反省,进而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可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正确使用暗示,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每时每刻充满浓浓的人情味,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还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在师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情感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在求知道路上是共同探索、共同前进的志同道合的平等者。所以,在班级管理每时每刻都应赋予学生全新的“爱”,只有用爱心才能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使班集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刻苦钻研、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06
班级常规的培养

1、让幼儿明确应遵守的规则。要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首先应让幼儿明确班里的作息制度和活动规则,使幼儿知道在幼儿园里一天的活动顺序和各环节应该怎样做,幼儿才能做到在活动中有序而不忙乱,这样通过一天天的坚持而形成习惯。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幼儿明确规则:

第一,制作“活动流程图”。老师可将幼儿一日生活中每个环节的活动拍一张照片,将照片按活动的顺序进行排列,制作成“活动流程图”张贴在活动室里,教会幼儿通过看图了解一天的活动顺序,使幼儿对要进行的活动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而保证各环节有序过渡。

第二,活动前强调规则。在常规形成的初期,老师可在每一环节或活动开始前,都将应遵守的规则对幼儿进行讲解,使幼儿在明确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参加活动,这样幼儿在活动中才能按照要求进行。待常规基本形成后,便可根据情况只对幼儿遵守得不好的规则进行一些着重强调。

2、班级里保教人员要求一致。班级里的几名保教人员在幼儿的生活和活动中应坚持按照规则的要求组织幼儿活动,做到对幼儿的要求一致。切忌几个保教人员要求各一,即同一个环节或同一种活动,你这样要求,她那样要求,今天这样要求,明天又那样要求,使幼儿在活动中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是好,这样就会使活动常规很难形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27
1、老师要重视每天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的班规细节;
2、老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老师在班规制定中,要明白要求的明确性和坚持正面教育的重要性;
4、老师在制定的班规中,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们的榜样;
5、一个良好的班规,需要持之以恒,老师要坚持和有力的执行班规。
一、要重视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的常规培养。因为重视各个环节的常规培养,就能使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显得井然有序,一日活动能井然有序地开展的话就能提高活动的质量。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记得有句俗语是这么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用我们最普通最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孩子喜欢你就会很听你的话,相反,如果孩子不喜欢你就不愿意听你的话。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能给孩子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尤其重要,让孩子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游戏和孩子们增加感情,让孩子尽快熟悉老师,慢慢的喜欢老师。
第4个回答  2020-12-01
1、老师要重视每天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的班规细节;
2、老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老师在班规制定中,要明白要求的明确性和坚持正面教育的重要性;
4、老师在制定的班规中,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们的榜样;
5、一个良好的班规,需要持之以恒,老师要坚持和有力的执行班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