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文学发展的动力问题有哪些重要观点?

如题所述

研究文学的起源,
  不仅能从发生学角度来解释文学产生之谜,而且能由此
  阐明文学与社会生活、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正
  确地认识文学的本质。
  中外关于文学起源的理论 自古以来,许多文艺理
  论家对文学起源的问题发表过见解,比较有影响的说法
  有以下几种:
  ①模仿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艺术起源
  于对自然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认为诗歌
  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模仿,而模仿的本能植根于
  人的天性之中。古罗马的卢克莱修、贺拉斯,和亚里士
  多德的观点相似。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马佐尼,既把
  诗看成是模仿的艺术,又把诗看作是游戏,实际上把文
  学的起源归之于模仿的游戏。稍后英国的锡德尼,通过
  对印第安人原始文学的论述,指出文学产生于含蕴着教
  育和愉悦意味的模仿。这些说法,承认文学的源泉是自
  然界和社会生活,闪烁着唯物主义思想光采。但他们把
  模仿解释为人的某种天性,忽视了社会实践在形成人的
  心理能力上的巨大作用。
  ②神示说。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开始,就把诗歌的产
  生解释为神的灵感在诗人身上的凭附。欧洲中世纪的托
  马斯·阿奎那则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心灵,而心灵是上
  帝的形象和创造物。这种观点,在文艺复兴时期很流行。
  如薄迦丘认为,诗是一种实践的艺术,发源于上帝的胸
  怀。甚至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家培根,也流露出诗
  歌产生于上帝启示的观点。“神示说”随着近代文明的
  演进,逐渐失去了说服力。还在18世纪,便有一批哲学
  家(如赫尔德尔等人),驳斥了它的荒谬。
  ③游戏说。16世纪的马佐尼,在倡导模仿说的同时,
  披露了“文艺是游戏”的观点。德国哲学家康德,进一
  步把诗歌看成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到了席勒,正
  式形成了艺术起源的“游戏说”。席勒认为人在现实生
  活中受到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束缚,渴望运用过剩的精
  力去达到自由,这就是游戏;而艺术活动,即在游戏中
  导源。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对席勒的观点作了补充,
  指出艺术和游戏的本质是人们发泄过剩精力的自由模仿
  活动。著有《人类的游戏》等书的格鲁斯,则批判地接
  受席勒的“游戏说”,认为游戏不是因为精力过剩,而
  是对实用活动的准备和练习。“游戏说”曾经受到居约、
  普列汉诺夫等人的批评。当心理学家冯德提出“游戏是
  劳动的产儿”观点后,普列汉诺夫又在这个观点上部分
  肯定了“游戏说”。
  ④心灵表现说。把艺术看成是人类心灵(包括思想、
  情感等等)的一种表现,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就露出端倪。
  19世纪,它广泛地为浪漫主义艺术家、理论家所提倡。雪
  莱在其《诗辩》中说,诗歌是“野蛮人表达周围事物所
  感发他的感情”,是一种“想象的表现”。柯勒律治也
  认为,诗歌发源于并不反映现实而又能自身完美的想象
  力。这种“想象表现说”,还得到布拉德雷、王尔德等
  人的支持。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则认为艺术是人类表达感
  情的工具,起源于人们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这种“情感表现说”,拥有更多的支持者。著有《艺术
  的起源》一书的希尔恩,把艺术说成是“交流思想的重
  要手段”。近代美学家理德、艾伯克朗龙比、理查德等
  人,都赞同这种“思想表达说”。意大利唯心主义美学
  家克罗齐,反对艺术表现任何理性思想,宣传“直觉即
  表现”、“直觉即艺术”,实际上把艺术的起源归为低
  级的、只能反映个别意象的直觉。克罗齐的“直觉表现
  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风靡一时。奥地利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则用精神分析主义观点解释艺术的起源,认为
  人的心理有意识与潜意识两个对立部分,存在于潜意识
  中的性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性本能总受到现实
  的压抑,当人们把它转移到所希望的幻想生活创造中去
  时,就产生了艺术,所以艺术实质上是以性本能为核心
  的无意识表现。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与弗洛伊德
  近似。他们都拥有大批信徒,迄今还在西方盛行。以上
  各种观点,都从一个侧面抓住了艺术表现人的心理的特
  征;但他们总把人的心理看成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先验
  的东西,并未能真正解决艺术起源问题,只是把这个问
  题抽象化、神秘化了。
  ⑤巫术说。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最初谈到了
  原始诗歌与原始宗教的密切关系;但他还没有明确地指
  出诗歌起源于巫术。19世纪以来,以泰勒、弗雷泽、哈
  特兰特为代表的人类学家,对现存原始部族的巫术进行
  了深入研究,为艺术起源的“巫术说”提供了丰富材料。
  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就在这些资料基础上提出艺术起
  源于原始人交感巫术的论点,认为原始艺术实际上是巫
  术的一种,目的是祈求狩猎的成功。这一论点在20世纪
  以来颇为流行,当代许多美学家(吉德逊等人)都加以
  赞同。但马林诺夫斯基等民族学家则提供了某些原始部
  族只有艺术并无巫术的资料,使得“巫术说”难以自圆
  其说。
  ⑥劳动说。明确地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实
  际上始于19世纪晚期的一批民族学家、艺术史家。德国
  的毕歇尔在《劳动与节奏》中指出,劳动、音乐和诗歌
  最初是三位一体地联系着的,它们的基础是劳动。梅森
  认为最原始的诗歌是劳动诗歌,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劳动
  的效果。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中也谈到了诗歌与
  劳动的关系,但他认为劳动诗歌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强劳
  动,而是为了使劳动变得更轻松。普列汉诺夫在其名著
  《没有地址的信》中,论述了许多“劳动先于艺术”的
  实例,他的主要观点是:“艺术发展是和生产力发展有
  着因果联系的,虽然并非总是直接的联系。”若干年来,
  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在苏联和中国的文艺理论界盛行;
  但有时简单地寻求劳动与艺术的“直接的联系”,不能
  完满地解释一切原始艺术的起源。对艺术起源的“劳动
  说”,应防止其简单化和绝对化。
  除了上述各种观点之外,19世纪以来,还有其他一
  些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如:法国艺术史家丹纳认为文
  学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个要
  素,他和德国人类学家拉策尔等人被称为“社会学派”;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艺术(特别是音乐)起源于从鸟
  类动物就有的性的吸引,这种艺术起源上的“性爱说”,
  如今已被大多数美学家摈弃;当代美国史前考古学家马
  沙克认为最早的艺术乃是原始人记录季节变换的符号体
  系,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