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北洋军早已是袁世凯的私军了,袁世凯这个乱世枭雄非常明白兵权的重要性,在他还未取得操练新军的权力时他早已想好如何把北洋新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又怎么会允许他人染指自己的军队哪怕是皇帝都不行!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在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发现现有的军队战斗力实在太过低下。危机感之下让清政府决定模仿外国的军制建造一支完全不同的军队或许能够挽救一二,这就是北洋新军的由来。
那么由谁来训练这支军队呢?起初清政府把这个重任交付给了担任广西按察使的胡燏棻,此人不仅懂得洋务又深得李鸿章赏识交给他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对于此人袁世凯并不担心,胡燏棻只是一介书生。他虽然嘴上说务洋,可是他对兵法一窍不通。刚从朝鲜回来的袁世凯深知兵权的重要性,所以对于这次的北洋新军的操练权他无论如何都要争取过来。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或许未来的舞台就没有他袁世凯的登场机会了。
争取兵权
训练军队要懂最起码的兵法,他在之前已经有了练兵的经验。相比于胡燏棻那一介书生,自己的优势是无比明显的。
现在的问题是包括朝廷中国上上下下都崇拜西方的文化和兵法,既然是新式军队肯定需要新的兵法如果只会以前的兵法是绝对不会取得此次的操练权的。
这也难不倒袁世凯,他出钱请人来翻译西方的军事著作。想要短时间内完全理解西方的兵法这是明显不可能的,不过袁世凯也没有想了解的那么深。他虚心地向人请教,以此来弥补自己对西方兵法理解的不足。只要理解了西方兵法的要点,在结合他此前的经验西方兵法这一关也难不倒他。
接下来袁世凯做的第二步就是游说朝廷的重臣,只要把这些人搞定了那么他就不缺乏支持者,他的意见也容易被朝廷接受。
袁世凯说做就做,他需要说服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亲亲王奕劻、翁同龢、荣禄、李鸿藻只要把这几人说服了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1895年7月袁世凯进京,对这几位大臣展开了游说。袁世凯一到京城首先拜访了翁同龢,翁同龢身为两朝帝师又得光绪看重,最先拜访他是最好的选择。不过这一次的拜访没有那么的顺利,第一次翁同龢对袁世凯的印象不太好他认为袁世凯“此人开展而欠诚实”不过后来经过袁世凯的不懈努力,翁同龢对他的印象开始改观。
袁世凯拜访的第二人是李鸿藻,李鸿藻以清流派自居袁世凯断然是不敢用钱财收买他的。为了获得他的支持他袁世凯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认真客观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获得了李鸿藻的赏识。
加上袁世凯的叔父袁保龄是李鸿藻的得意门生,靠着这层关系袁世凯恭敬地叫了李鸿藻一声太老夫子,把他的备份抬高了一个层次。李鸿藻也十分受用袁世凯的夸赞这让他非常的舒服外加惜才之意,让他无形之中落入了袁世凯的“圈套”。
剩下的几人也被他用不同的方法拉拢了,北洋新军的操练权就这么轻松地落入到了他的手里。
北洋新军私有化
袁世凯在取得北洋新军的兵权之后,开始在北洋新军的高层安排自己的亲信。重要的官职全都给了自己可以信任的人,剩下的才是清朝的人。
为了让清政府放心,袁世凯还当了一个名义上的二把手,他把北洋新军的一把手位置交给了庆亲王奕劻。
袁世凯的这个举动让清政府对他的戒心减少了很多,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奕劻早就被袁世凯收买了。奕劻收了袁世凯的钱自然懂得什么是该管什么事不该管,他这个一把手只不过是挂个职罢了。奕劻拿了钱还不用办事,他也乐得清闲。
袁世凯不仅在高层安插自己的人手,他也收买层部队的人心。他与低层部队的士兵们吃同样的东西住一样的地方,士兵们生病了他还会亲自前去照看。
这么亲切的领导,在当时可是非常难得的。像其他部队的领导不看不起士兵就不错了,哪里会去关心他们。日积月累之下这些士兵和袁世凯产生了不错的友谊,长时间下来他们只认袁世凯不认皇帝这也是很正常的。
清朝指挥不动北洋新军的原因是北洋军的高层都是袁世凯的心腹,而这些心腹又都是对袁世凯忠心耿耿的人。底层士兵对袁世凯也非常的认可,这种情况下清朝怎么可能指挥得动北洋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