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国部分地区已经通了电,后来又点了40年煤油灯?

如题所述

民国时期的确是电了,为什么还是点了近40年的煤油灯,原因就是当时的电,并没有普及。

民国时期的电力发展不是很理想,我们都知道当时中国受战争影响,电力的发展,也是屡遭重创,寻常百姓家根本不知道有电的存在,有电供应的地方只在大城市范围,比如上海,武汉等地方,而且就算是有供电的地方,也是时断时续的,在固定时段供电,有问题随时还会断电,不像如今24小时有电可用,所以煤油灯和蜡烛才是照明的主力。


在煤油时代之前,人们都是用蜡烛来照明。蜡烛分为两类,一种动物脂肪油,一种是蜂蜡,动物脂肪油是要通过宰杀动物熬炼提取,燃烧时会产生气味还需要不断修剪灯芯来保持亮度,而脂肪油不易保存,容易变质变味,在当时的穷苦条件下,要通过宰杀动物来获取光明,是很多人不愿意做的,因为这样意味着就要全家饿肚子。而蜂蜡成本过高,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只能天黑就歇下。


煤油灯自清末时期从国外引入,因灯具美观,燃料先进,亮度好,中国百姓逐渐接受了煤油灯。民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1912年-1949年),中国大部分地区普遍使用煤油灯,因为煤油便宜,百姓家用的起的。


就是在有电供应的地方,供电也是时断时续,所以一般家庭都会备有煤油灯。在六七年代,煤油都是靠票到供应社去兑换的,而且家里用煤油灯很省,一般只有在孩子写作业才会点。


说一说中国电力的发展。


1882年,来自英国的立德尔等人创办了上海电气公司,在上海的南京路江西路西北转角处竖起了第一盏弧光灯杆,这是中国的第一盏电灯。之后,上海铺开的第一条低压输电线宣告着中国电力发展史的开端。


1936年,万伏以上的高压输电线出现,中国有了自己的电网, 当时中国的发电设备都是来自国外,以火电站为主,也有少量的水电站,开设在南京、杭州、上海、西安、武汉、桂林等地。 这些发电供应的都是学校,医院,机关,商铺以及娱乐场所,而且都在大城市,相对来说家庭用电甚少,可惜好景不长。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初生的电网遭到破坏,从此电力发展走向低迷时期。这些兴起的电力厂被日军侵炸毁,电力公司被迫停办,破产,卖掉发电的机器。


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电力发展起来,电开始走进家家户户,农村也逐渐普及用电,不再是时断时续的情况,逐渐实现了24小时通电。


如今印度、非洲的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普及用电,中国作为基建狂魔,能给十四亿人口提供全天稳定用电,真的十分了不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4
发电站还不够大,不能每一个地方都能普及得到电力。
第2个回答  2021-01-14
主要是电力紧张,很多电都供应到工厂了,居民无法使用,只好点上煤油灯。
第3个回答  2021-01-13
因为电力不足,当时物质匮乏,仅靠国内的供电资源不足以让老百姓用上电,所以又点了很多年煤油灯。
第4个回答  2021-01-13
因为电力没有那么发达,虽然充了电,但是资源没有那么多,所以还是点油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