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曾扬言要“毁灭人类”的智能机器人索菲娅,现如今怎样了?

如题所述

说到机器人,许多人都会认为其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其实不然。机器人这个词,就是起源于拉丁文的,最初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能在没有自主意识和任何外力作用下,自己运动起来。从机器人最初的定义来看,它其实是属于机器中的一种,因为一部分机器就能够在没有自主意识和外力作用下运转。只是后来到了信息技术时代,人们不满足于已经掌握的对于机器的掌控,还希望将这种掌控拓展到人的领域,机器人的概念才诞生。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关于机器人的文献记载,都能追溯到很久以前,不过那时候的所谓机器人,只是一些徒有其表而无其实的机器罢了。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还是要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通才,列奥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人类历史上,绝对是开挂的人物。他生活的年代,西方的工业革命虽然还没有兴起,但是与工业革命有关的所有火种,已经慢慢地埋了下来。达芬奇时代的意大利,是当时西方文化艺术的中心,在技术方面,也领先于整个世界。当时唯一能和意大利媲美的,只有荷兰和刚刚崛起的西班牙。作为当时世界的技术中心,各种新兴技术在意大利崛起。机械制造行业,就是其中一个。以大航海时代最著名和最典型的代表,船舶建造为例,当时西方的绝大多数国家,船只的动力系统依然没有摆脱自古以来就在使用的风帆技术,只是在船只的吨位和复杂精细程度方面,有所提升。无法更新迭代船只的动力来源和动力技术,船只就不可能有大的飞跃。





正是在这种局面下,意大利领衔了全世界造船行业的突破。当时意大利一些著名的设计大师,为了在船只的设计上有些突破,召开了一次重要的船舶界大会。在大会上,这些设计师提出了一种通过风帆和复杂的动力系统带动的大型船只滚轮。这样,在远洋航行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风帆和滚轮交替航行,在近海航行的过程中,可以不使用风帆,只使用滚轮。同时,如果在远洋航行中遇到大风暴,风帆被破坏了,还可以使用船两侧的滚轮代替风帆航行。由于滚轮是由巨大的金属材料制作的,因此几乎不可能在滔天巨浪中被摧毁。

然而,按照当时意大利制造船只的技术水平,要想实现这种风帆和滚轮的结合,还是有相当难度的。风帆的问题很好解决,但是对于巨大的多桅船来说,船只上的所有桅杆,尤其是三个主桅杆,都必须深埋在船舱内部,以提高这些跪杆的强度。当时大型帆船深入船舱内部的三个巨大的主桅杆,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固定起来就可以了,相反,它们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这些主桅杆往往固定在船舱内部的各个角落,起到压力分散的作用。因此,在一些海上风暴遇险的大型帆船中,才会出现只要主桅杆损坏,基本上整条船就彻底完了的局面。正是由于主桅杆非常重要,所以基本等于一艘大型帆船的生命线。也正是因为这个缘由,当时的帆船内部,除了船舱之外,已经没有多少空间足够去放置那些主桅杆系统之外其余的机械和动力系统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列奥纳多-达芬奇给出了他的答案。达芬奇通过他全知全能的数学、物理、机械和船舶领域的知识,将滚轮帆船的滚轮系统,通过精密复杂的机械学原理,大部分都收缩在了滚轮内部,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空间,也就不会影响到帆船的主桅杆系统了。时至今日,在卢浮宫的达芬奇手稿上面,依然保留着他当年设计的滚轮船的滚轮系统。除了这种级别的机械设计外,达芬奇也设计过他那个时代的机器人。可以说,他设计的机器人,除了有关信息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许多方面他没有涉及以外,其余方面,几乎和当代的智能机器人没有太大区别,换句话说,只要安装上了当代智能机器人的信息系统和外皮,达芬奇设计的机器人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达芬奇之后,直到十九世纪,世界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像他那么非凡的全才,因此技术领域的改革,最多只会触及到机械,几乎再也触及不到机器人领域了。直到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工业革命的尾端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开端,爆发出了一大批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有关机器人的话题,才再次提上了日程。二零一六年,香港开发出了一个名叫索菲娅的机器人。在这次开发过程开始之前,相关的研发人员曾经表示过他们的看法。“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当我们回首上个世纪之末和这个世纪之初的时候,我们常常能够回忆起过去许多人对这个世纪的向往。然而,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当年那些期盼和向往,虽然有一些已经实现了,但是绝大多数依然停留在想象阶段,这是不行的。”





“正是基于这个缘由,我们认为自己必须要承担一些责任。我们是专攻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设计的团队,因此,我们希望就在这个领域里面贡献一点。我们计划设计并制造一个机器人,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尽量让这个即将问世的机器人,具备人类许多能力,甚至包括很高水平的自我学习、自我进化和自我思考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一直在努力。除此之外,我们还会为这个机器人配上人类的皮肤,让她具备人类的声音,让她能够识别人类的言行举止,总之,让她的一切看上去,尽可能和真正的人类一样。为此,我们还要给她制作一套社会化的系统。”

“具体来说,我们会为他设定出生编号,身份标志系统和身份编号。我们会为她设定独特的人格,独特的性格和独特的个人价值体系。让她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我们会将她当作一位公民一样看待,让她享受各种权利,也让她履行她能够履行的义务,并且公正地保证权利和义务的对等。”香港的这个机器人团队的信息发布以后,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索菲娅”的名字,立刻传到了许多人的耳朵里。更有意思的是,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在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索菲娅被制造出来以后,曾经扬言要“毁灭人类”。由于以上种种说法,索菲娅一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成了社会热点话题。





经过这个团队的开发,索菲娅终于在二零一六年年底被成功制造出来,她被设定为一位女性,有着女性的外貌和仪表。同时,这个团队实现了他们之前的诺言,将索菲娅机器人彻底人格化,所有人类社会中,能够用在人类身上的身份标志,全部被尽量用在了索菲娅上面。二零一七年年初,彻底完成了一切设定的机器人索菲娅,出现在香港市区的一些繁华地段。当然,人们事先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机器人,索菲娅机器人的制作团队,正是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检验人们能否在不与之互动的前提下,就识别出索菲娅的真实身份来。结果,当时没有一个人识别出来。

当时有一些路人,表达了他们见到索菲娅后的反应和状态。“当时我正在图南路路口的一家麦当劳门口坐着,等我的朋友,在图南路路口,有一个不太大的喷泉,十分漂亮,常常引来许多人的驻足观看。我无意间朝那个喷泉的方向望去,发现那里坐着一位女性,不过,她是侧身坐着的,而且她离我的距离有些远,因此我无法十分清晰地辨认她。后来我才知道,她竟然是一个机器人,我当时非常诧异,我没有想到,机器人会出现在繁华的闹市市区。它们不是应该出现在展览会和各种科技博览会吗?”



当然,关于索菲娅那句话,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发了焦虑。实际上,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反作用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许多人认为,人工智能一旦发展到一定高度,很有可能威胁到人类本身。不过,且不说那一天会不会到来,即使人工智能真的有一天会高度发达,并且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能够高度结合,也不太可能出现机器人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机器就是机器,先有了人,才有了机器。没有人,就没有机器。因此很容易就能明白,是人决定着机器,而不是机器决定着人,机器充其量也只能影响一下人。如果真有一天,人类能够发明出超级机器人,那也是人类赋予了这些机器“生命”,既然人类有能力赋予它们“生命”,当然就有能力控制它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7
现在这个机器人依然在被许多科学家进行着研究,科学家们希望将这个机器人可以进一步的进行改进提升。
第2个回答  2021-01-06
被重做了。智能机器人索菲亚,因为不当言论,所以被他的公司重新设定了。
第3个回答  2021-01-06
很好地与人类协同和服务着。这种言论不能当真,机器人要毁灭人类那也是天方夜谭。
第4个回答  2021-01-06
现在它已经被放到了博物馆里供人们观看,虽然说它的智能水平非常高,但它毕竟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在人类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