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贵族为了在冬天取暖,都想出了哪些小妙招?

如题所述

在现代,由于暖气和空调等取暖设备的存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再也不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了。但是在古代,寒冷是和饥饿一样让人恐惧的事物,所以古代形容贫困的时候常常会说“饥寒交迫”。

对古人来说,冬天取暖是和吃饭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那么没有现代这些先进的取暖设备,古人是如何取暖的呢?

火墙和火炕

其实早在史前文明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在和寒冷做斗争了。半坡文明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的地上通常会有一个大坑,大坑的周边用泥土夯实,然后就可以在坑中生火取暖了,这种取暖的坑叫“火塘”。

发展到秦汉时期,古人又发明出了一种火墙,但是受限于火墙的建造成本,这种取暖方式不是普通人能负担得起的,常见于宫廷。在如今陕西的咸阳宫遗址里,考古学家就发现过火墙。这种火墙是建造一面中空的墙壁,然后在里面把墙烧热,这样屋子就暖和了。

我身边有朋友曾经在看美剧的时候,看到欧美壁炉的时候觉得很神奇,但实际上中国秦汉时期就已经发明出了这种取暖方式。

火墙的衍生物是火炕,据史书记载,北宋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女真人“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而饮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这种取暖方式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目前,在北方的农村,火炕取暖依然是最常见的取暖方式。尤其是东北,招待客人最温暖的方式就是招呼你进屋上炕,然后把炕烧得热乎乎的。东北人有句谚语叫“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足见火炕和北方人民尤其是东北人的感情之深。

火炉、火盆等小型取暖设备

上述的火墙、火炕都算是大型的取暖设备了,虽然取暖效果好,但缺点是建造费事、也不能搬动。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小巧、方便的取暖设施。

最常见的就是火盆,古代的普通人在泥盆、陶盆里烧炭火,而有条件的富贵人家则会用金属火盆。有了火盆还得有燃料,古人的燃料是木柴和木炭,古代官员的俸禄里,不光有钱和粮,还发薪炭。我们如今提到的年薪、月薪中的“薪”,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


火盆的升级品就是火炉了,“围炉而坐”是古代冬日里常见的居家景象。许多朋友可能会想到,一氧化碳中毒的问题,实际上古代所使用的火盆、火炉基本都是开放式的,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所以一般不会存在因为燃烧不充分而产生一氧化碳的情况。

但万事都不可能太绝对,很少不代表没有。古人其实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所以冬天烧火盆时,人们会在屋里放一盆冷水,如果发现有人迷昏,就用冷水清醒一下。到了清朝,人们已经知道白萝卜汤能解一氧化碳的毒。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传说:晚清时,一个宫女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慈禧太后就让人把她扶到通风处喂她白萝卜汤解毒。

一些新颖甚至令人匪夷所思的取暖方式

如今的人们有一种便携的“掌上火炉”——暖宝宝,但实际上古人也有,古代有一种“手炉”,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炉,走到哪里都可以拿着取暖。手炉在明清时代最为风靡,《红楼梦》里就经常提到手炉。大户人家的手炉还会追求品质,他们的手炉不仅雕刻精美,而且还会在手炉里放上香料,这样使用时就会有香味。

也许有人会好奇了,手炉不烫手吗?答案是不会,一方面因为手炉四壁厚,另一方面手炉里用的是已经快烧尽的木炭,这时候的木炭已经没有那么高的温度了,只有一点点余热。

还有一种便携式的取暖物件——“汤婆子”。这其实就是如今的暖水袋,只不过当时人们是用金属或陶瓷材质的水壶装水的,里面加满热水,外面再套上布套,睡觉时就能放进被窝取暖。“汤”就是热水的意思,而“婆子”则是戏指其有陪伴人睡觉的作用。

在西晋时期,有一种非常新颖的取暖方式——椒室。顾名思义,就是用花椒和泥,涂在墙壁上,达到防寒的效果,这种取暖方式可以说是比较奢侈了。

如果说上述取暖方式是一些创造力的方式,那么下面这种就有些令人咋舌了。

史书记载,唐玄宗的弟弟每到冬季,寒冷的时候,常让婢女围在自己座位旁,还对自己的创举得意洋洋。受到他的启发,奸相杨国忠在出行的时候,会挑选肥胖的婢女围在自己身边,一方面这些人会给他遮挡风寒,另一方面这些婢女散发出来的体热也足以让身处其中的杨国忠感到暖意。

上面说了火炉、火盆、火墙、火炕等等的取暖方式,但要说最方便、有用的,我觉得还得是棉衣。南北朝时期,棉花从阿拉伯传入中国。宋朝时期,棉衣开始大量普及,从此以后,人们冬季终于可以温暖地出行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0
唐朝时贵族通常是会用火炉火盆来取暖的,其实现代依旧是有很多围炉而坐来取暖的家庭,另外还会将炭炉捧在手上用来取暖,这与我们捧着水杯取暖很相似,另外还有用火墙来取暖的方式。
第2个回答  2021-01-19
盛唐时期长安城的冬天,贵族们几乎足不出户,藏在暖房中终日歌舞宴饮。除大量消耗本土的人力物力之外,还会接受周围藩属国进贡的取暖器物及耗材。据史料记载,唐开元二年(714年)冬至,交趾国(今属越南国)进贡了一只稀奇的辟寒犀角,犀角置于殿内,隐隐有暖气袭人。每年寒冬来临,西凉国(今属甘肃)就会向唐帝国进献一种“瑞碳”,这种木炭色青而坚硬如铁,每条长达一尺的瑞碳可燃烧近十日,燃烧时无焰而有光,热气使人不能过于靠近。除此之外,帝王贵胄还有精制的手炉脚炉等小型近身的取暖设备。唐玄宗有一只精美绝伦的酒杯,据说此杯青色而有纹如乱丝,薄如纸,杯的底部有 “自暖杯”缕金字样。取酒注入杯中,温温然有气,逐渐变得有如沸腾的开水。今日已无从考证这种器物的工作原理,想来绝不会逊色于今天的热宝。
第3个回答  2021-01-17
唐朝的贵族们也是用手炉和汤婆子取暖的,在房间里放上火盆,或者是用火墙。后来有人想出了让自己身边站一圈胖侍女替自己挡住寒气的办法,太过奢侈。
第4个回答  2021-01-09
他们发明了暖炉,还有就是发明了暖炕,这些做法对保暖非常的有用,而且也非常的实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