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哪些物质能水解?原理是什么?这里和化学中的水解是一个东西吗?能否水解由什么决定的?

如题所述

一、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的实例(透过现象看本质) 参加水解的物质一般是强电解质,水解前要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是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

盐类水解的规律 (盐类电离出来的离子)只有阳离子水解(消耗OH-,产生H+),溶液显酸性;只有阴离子水解(消耗H+,产生OH-),溶液显碱性;阴、阳离子都水解,则溶液酸碱性不一定(要看阴、阳离子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3.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越弱越水解)。 例如酸性:H2CO3CH3COONa。

二、有机物的水解

1.卤代烃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非电解质,水解前不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有非电解质(醇)和强电解质(卤化氢。生成HF时,HF是弱电解质)。

2.酯、油脂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非电解质,水解前不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有非电解质(醇)和弱电解质(羧酸)。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更大。

3.糖类(非单糖)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非电解质,水解前不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都是非电解质(单糖、二糖等)。

4.肽、多肽、蛋白质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弱电解质(因分子中含有-COOH、-NH2),水解前不电离(分子中-COOH的电离除外),水解时断肽键,水解生成的物质是弱电解质(氨基酸等)。

5.尿素的水解 CO(NH2)2 + 3H2O ——→CO2↑+ 2 NH3﹒H2O 6.腈的水解 R-C≡N+2H2O ——→R-C00H+NH3↑“R-”代表烃基

三、一些特殊化合物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遇水就彻底反应(不存在水解前先电离)或水解前不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有非电解质、弱电解质或强电解质。

如:

(1)Mg3N2 + 6H2O = 3Mg(OH)2 + 6NH3↑

(2)CaC2 + 2H2O →Ca(OH)2 + C2H2↑

(3)CH3CH2ONa + H2O →CH3CH2OH + NaOH

(4)Al4C3 + 12H2O →4Al(OH)3 + 3CH4↑

(5)(CH3CH2)3Al + 3H2O →3CH3CH3↑+ Al(OH)3

(6)Mg4C3 + 8H2O → 4Mg(OH)2 + C3H8↑

(7)H3BO3 + H2O ? B(OH)4- + H+

(8)PCl5 + 4H2O ===== H3PO4 + 5HCl

(NaH和CaH2等与水的反应,因为有了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应归在水解反应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9
高中生物中,水解不是彻底分解。
解析:水解包括: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举个例子:蛋白质初步水解产物是多肽,彻底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彻底氧化分解:以蛋白质为例,蛋白质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尿素。追问

葡萄糖为什么不能水解了?所以能否水解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理论上,条件充足,应该什么都能分解吧?水解是什么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