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剑术的精巧多变体现在哪里?

如题所述

八卦掌源于清代,咸丰年间由董海川所创,是明清之际传统武术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产物,是千百年来历代先贤们的创造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八卦剑又称“游身八卦连环剑”,是八卦掌一门常用的器械套路。比一般用剑略重,剑柄较长,有时可双手持剑练习。

练习八卦剑术需要有一定的八卦掌基础,强调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以心运剑,剑随身行,步随剑动,人剑合一。

身法、步法、心法同练掌一样,故有八卦门的器械练习是八卦掌手臂延长之说。练习起来如行云流水,时而飞流直下,时而若云缓行,时而电闪雷鸣,时而清风拂柳。身行如游龙,剑走似飞凤。快而不乱,静而不滞,柔而不软,决满天地之间。

董海川原本隐于王宫,后露出武功之后,传人众多,据记载有69人,著名的有尹福、程廷华、马维祺、史计栋、宋长荣、宋永祥、魏吉祥、樊志涌、谷步云、刘宝真、梁振蒲、刘凤春、司元功等。

这些弟子都继承了董海川的掌法和八卦剑术,并依据各自的理解和特点而各有发展。

孙禄堂在《八卦剑学》自序中说:

八卦剑术,传者佚其姓名,自董海川太夫子来京始辗转相传,而八卦剑之名遂著予亲灸程廷华夫子之门庭,华师固受业董太夫子者也。窃本得之廷华师者,因有此编之作,请得而申其义焉。

按八卦始于太极,由是而生两仪生四象生八卦,其本体则一太极也。吾人各有一太极之体……所谓散则万殊,合则一本也。自其用言之曰八卦剑,自其体言之实即太极剑也。

学者明吾身在太极之中,循吾书而求之,自然领会。复次第作图以明之,以示途径,举一反三,是在善悟者,至于神而明之则又存乎其人矣。

由此时起,八卦剑成为一种独立的精深的武学体系,八卦剑也成为八卦掌门派最主要的器械之一,具有与掌法同样的强身健体作用。

八卦剑其道实出于八卦拳术之中,习者均以八卦拳为主,剑术中各招式、身法、步法均与掌法相同,号称“龙形游天下”。其实各派剑术都是以拳术为基础,在拳谚中曾说:“精拳者未必皆通剑术,善剑术者未有不精拳术。”

八卦剑主要有挑、托、抹、挂、扁、搜、闭、扫、顺、截等10余种技法。

挑者,手老阳着,如青龙返首式往前去挑敌人之手腕或胳膊皆可谓之挑;托者,手老阳着,如白猿托桃式,往前去托敌人之手腕或胳膊俱是谓之托。挑时多在敌人剑里,托时多在敌人剑外;抹者,将敌人之手腕或胳膊,用剑挑住或托住后,身形与剑或左或右走去,谓之抹。

挂者,敌人之剑以及己腕或砍己身右边时,用剑迎在敌剑上边,曲回胳膊,缩回身体,与剑一气往回带敌之剑,随带随出,看势击敌,是之谓挂;扁者,敌人用手托住左臂,或剑将及左臂时,即将左胳膊往右胳膊下伸去,用剑往左肩前砍去,是谓之扁。

搜者,敌人之剑砍我上或我下,我之剑意在敌先,望敌手腕或左或右似削物然,速去速回,倏忽若电,是之谓搜;闭者,敌人之剑将出而未出之时,即速用剑堵敌手,不令出剑,此之谓闭;扫者,上下扫也,敌腕被我用剑挑住,彼欲变法,我速用剑缠绕彼腕,令彼欲变不得,是谓之上扫,敌剑砍我里腕或外腕时即速缩身下式,或左或右用剑往着敌之腿,如扫地一般砍去,谓之下扫。

顺者,敌剑往我击来,我顺彼势随之引出,或敌剑将要抽回,我顺彼势随之送入,皆谓之顺,用此字不可强硬,进退均以意为之;截者,敌剑击来,我速用剑挡敌腕或剑,令彼不能得势,无分上、中、下三路,均谓之截。

八卦剑之道,有正剑,有变剑。正剑即体剑,即八纲剑。变剑者,自八纲剑互相联合,错综变化而生无穷之形式。

例如乾卦剑中白猿托桃一式,身形不动是此式,身形高矮不同仍是此式,走转一步是此式,走转无数步也是此式,“故剑变身不变者有之,身变剑不变者有之,手与剑不变而足变者固谓之变,身剑手足皆不变,唯眼神所注上下左右有所移换,则也变也。其变化之至微妙者,外形完全不变而内中之意变,亦不可不谓之变也。”

八卦剑一身之变化,与天地生物不测之意正同,则其式宁可数计,欲达其变,则“见仁见智,识大识小,亦各存乎其人,久久精练,道理自得,充于中,形于外,从心所欲,罔或逾矩,静则存动,变则变,而至于化,化而通于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