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学习心

如题所述

一、跳一跳摘果子——注意课堂提问的难易度
好的问题是促进学习的燃料,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符合本堂课的问题,而且所涉及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不能过于简单。曾经听一位老师在执教《海底世界》一课时,这样提问学生:你知道海底的动物会发出哪些声音?海底动物活动时又有什么特点?老师一问,学生马上纷纷举手回答。试问,学生这样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高?还是说明学生的基础好呢?恐怕都难说明。只能说明老师的问题太简单。这样的课堂表面看上去很热闹,课堂气氛很好,好像学生全都会,实则什么也没学进去,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与肤浅性提问相反,有的老师提问则过于深奥。一个问题抛下去,学生目瞪口呆、云里雾里、无从思考,索性放弃,乖乖地等待老师的答案公布。这样的课堂提问,就像花瓶一样只是一种摆设,只能成为教师的“个人专利”,会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同样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能让学生觉得太深奥难懂,也不能让学生无需动脑,立马可得,必须让学生经过大脑的积极思维后得到相应的解答,让学生“跳起来摘得到”。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快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把握好“问点”——注意课堂提问的角度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提问的地方很多,但只有掌握好角度,才能使提问更加有效。
1、以“文眼”为切入口
教版教材主编张庆曾提出“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阅读教学主张。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课文的“文眼”进行提问,突破一点,拨通全文,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我反复地研究教材,发现一个“苦”字贯穿全文,是本篇课文的“神”之所在,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使一篇原本篇幅较长,内容较分散的课文有了向心力,达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在外寻访药材的生活吗?”通过讨论,学生得出那就是一个“苦”字,然后抓住这个契机,我不失时机地引出下一个问题:“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李时珍所历经的千辛万苦呢?”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文本进行探究,从在外跋山涉水,行走之苦;夜宿古寺,住得艰苦;就着山泉啃干粮,吃得很苦;借着月光,连夜记录,苦上加苦等几方面,真正感悟到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劳苦、为民造福的伟大形象。
这样的提问,既紧扣了教材,又给予了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如同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河面,激起学生一波波理解的涟漪,对于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提高大为有利。
2、以“留白”为切入口
语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许多“留白”之处。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提问,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如《荷花》一课中“这满池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老师可顺势问道:“荷花会有哪些姿势呢?”学生通过看图、调动已有经验,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那朵已经开放的荷花,真像一位穿着白沙裙的小公主,随着微风翩翩起舞。”“两朵对开的荷花,多像一对亲密无间的姐妹啊!”“你看,那朵荷花弯着腰,多像一个低头梳头发的小姑娘啊!”……一个看似不经意的提问,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3、以“难点处”为切入口
教材难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课堂提问注意准确地抓住难点,有效地设计提问,使课堂教学化难为易。
如教《诚实与信任》一文时,我反复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完后问道:“为什么作者说‘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一具有深刻内涵的难句深入文本,体会作者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的那份诚实,感悟小红车主人对“我”人格的那份高度信任,进一步感受到人性的那份美好与崇高,这样从文字的表面意思,直抵人物的精神境界,使文章思想内涵得以升华。
4、以“矛盾之处”为切入口
某些课文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画龙点睛之笔,教学时如果抓住这些地方提问,实际上就等于找到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循循诱导,往往能促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黄河的主人》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艄公在滚滚的黄河之上,驾驶羊皮筏子时的镇静和机智,我抓住这样一个句子巧妙发问:“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面,大胆地破浪前行”一句中,‘小心’‘大胆’这两个词语是反义词,同时来形容艄公的行为难道不矛盾吗?”学生通过积极思维,终能悟出“小心”“大胆”在文中的妙用:“小心”表明艄公有高度责任心,身系乘客的安危,马虎不得;“大胆”则凸现艄公那种大智大勇,从容不迫以及高超的驾驶技术,这二者的结合便更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黄河艄公的敬佩之情。
总的来说,“问点”有很多,但提问的宗旨,是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本质意义,少提或者不提直述表面的问题,所提问题力求能引起学生“愤惬之感”。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注意课堂提问的思维深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拓宽思维的空间,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如,学完《三袋麦子》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土地爷爷来到我们班,送给同学们每人一袋麦子,你打算怎么处理这袋麦子?”于是,同学们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要学小猪,大饱口福一番;有的说会留一点儿作种子,其余的学小牛留着慢慢吃;有的还提出了不同于书上的做法,说可以把麦子分成三份,一份留着吃,一份留着种,还有一份保存起来,以后慢慢享用;还有的同学甚至想到把自己丰收的麦子拿到集市上卖,然后把所得的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大家各抒己见,各呈异彩的答案,飞扬的是学生的个性,闪现了学生的思维亮点,流泻出学生的主体情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