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别

如题所述

一、承揽合同与劳务合同区别有以下这些:
1、工作的独立性不同。劳务合同需要按照雇主的要求工作;承揽合同是承揽人自主工作。
2、义务性质不同。劳务合同中雇员并不要求提供一定的工作成果,承揽合同里承揽人要承担结果性义务。
3、承担合同执行过程中造成的损害的责任不同。劳务合同的赔偿责任由雇主承担,承揽合同是由承揽人自己负责。
二、劳务合同和承揽合同的区别有哪些
广义上的劳务合同是包括承揽合同的,狭义上的劳务合同仅指雇佣合同;而雇佣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别在于:
1、合同双方在从事劳务活动中的地位与关系;前者是支配和从属,后者是相互独立的;
2、计酬依据和方式:前者计酬依据是劳务本身,后者依据则是劳动成果;
3、对劳务提供者的亲历性要求不同。
三、劳务合同纠纷管辖怎么确定
由劳动争议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1、劳务合同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采用仲裁前置的处理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一方可以依法到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此条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劳动合同履行地优先管辖原则。
2、对于仲裁的结果,劳务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双方的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种诉讼会有三种情形,一是员工起诉,二是企业起诉,三是双方都起诉。
若员工起诉,那么员工一般是在劳动合同履行地起诉,这样就不会出现仲裁管辖地与法院管辖地不一致的情形;
若企业起诉,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起诉地与仲裁地不一致的情形;
若双方都起诉,那么从便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应当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
3、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仲裁是由劳动者在合同履行地提出的,起诉是由企业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提出的。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即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法院对劳务合同纠纷都有管辖权。
因此,在法律上,劳务合同纠纷仲裁的管辖地可以与劳务合同纠纷诉讼的管辖地不一致,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劳动合同纠纷管辖一般由劳动争议发生当地的法院进行管辖。一般劳动者可以通过向法院进行起诉,来保障自身权益,同时在起诉过程中,需要携带身份证和劳动合同原件,并且需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理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百七十条 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
第七百七十一条 承揽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承揽的标的、数量、质量、报酬,承揽方式,材料的提供,履行期限,验收标准和方法等条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