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调解下一步是不是开庭

如题所述

拒绝调解下一步是开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民事纠纷,可以申请居委或者村委调解解决,也可以申请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调解解决。如果调解不成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自己的民事权利。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一般来说,民事纠纷,法官总是先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是否同意调解,如果双方都同意调解,就会进入调解程序,如果任意一方不同意调解,会继续进行庭审。
无论简单和复杂,所有进入程序的案件,无论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都必须进行庭审,经过双方质证以后由法官根据双方的证据和抗辩,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判决。即使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也要求双方到场,原告提出诉讼请求,被告提出答辩,原告再进行答辩,这样进行几次,知道双方的争议基本明确,符合法律规定并且有证据证明,对方无相关证据否定为止。
特殊情况下,被告经两次传唤不到庭,法庭可缺席判决。这种情况下主要是审查原告诉讼请求有无法律依据:,有无证据支持。被告因为不到庭,那就丧失了抗辩的机会。
调解是需要自愿合法,没有次数的限制,只要当事人愿意,可以数次调解。民事案件没有深仇大恨,能调则调,案结事了,省时省心省力省钱!如果争议不大,调解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总结:关于拒绝调解下一步是不是开庭的问题,综上所述,拒绝调解下一步是开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十七条: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