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自学心理学

如题所述

我说一下自己的经验。\x0d\x0a首先,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课上老师们讲到的很多知识和实例是书本上没有的,也是对你理解心理学帮助很大的。(不知道你是自学还是科班学。。。)\x0d\x0a其次,要系统了解心理学,就要了解各个流派的主要成果;了解他们主要领军人物的生平,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感触和体会,这也有助于了解这个学派的心理学理论。\x0d\x0a再次,心理学是一个实践学科,要自己在生活中应用了,才能发现她的价值和深度,用你学的心理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寻找事件原因,解开别人的心结和烦闷,等等。\x0d\x0a最后要说的是,心理学是中间学科,也是需要人生的阅历作为辅助的。所以多了解其他行业专业的知识,对心理学是有助益的;多经历一些事情,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8
心理学是一门专业的学科,因此心理学的教材也分不同层次的,适合不同程度的人看。因为不清楚你目前的程度,只能先分层次给你推荐这些吧——
首先,如果你并没有看过真正的心理学书籍(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很多打着心理学名义的书其实都是伪心理学),而希望学习些心理学常识的话,推荐一本比较通俗的入门读物——《心理学改变生活》(注意不是市面上流传更广的那本《心理学与生活》哦!),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很容易让先前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的人短时间内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学概念与原理。
然后,如果你确实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打算系统学习的话,一般应该从《普通心理学》(也就是你说的教材)开始学习。国内高校用的普心教材有好几个版本,北师大彭聃龄版的和华师大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版的都不错。
如果你已经具备一些心理学基础,希望继续深入学习的话,则建议你根据流派选择国外大师的原著学习,而不要看国内学者的书(因为国内好的实在太少),以下这些都是经典名著了:
如果你对精神分析感兴趣,可以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梦的解析》、《性欲三论》、《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论文学与艺术》……荣格的《自我和无意识的关系》、《无意识结构》、《基督教的时代》、《变形的象征》、《回答约伯》、《神秘结合》……阿德勒的《人性的研究》、《自卑与超越》、《自卑与生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寻》、《健全的社会》、《爱的艺术》……霍妮的《神经症与人的成长》……
如果你对行为主义感兴趣,可以看看斯金纳的《科学和人类行为》、《关于行为主义》、《超越自由和尊严》或是格里斯的《学习心理学》、《人类冲突心理学》……
如果你对人本主义感兴趣,可以看看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治疗》等。
第2个回答  2019-04-02
帮你找了点相关知识,你可以先看看,不过具体还是通过导师相互交流探索比较好吧。普通心理学是基础,一定要先学。
推荐
彭耽龄的《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的《普通心理学》
(2选1)
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
《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
这本书,它主要是对当代心理学的三大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的思想进行介绍和比较分析,作为心理学入门书籍值得一读。
强烈推荐台湾作家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虽然比较老了,但非常实用。
另外,墨顿亨特的<<心理学的故事>>
这是自学心理学的很好的入门读物.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被誉为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第一名著.
这些都是最经典的教材,打好基础,然后再看自己对哪一方面感兴趣,再分开看
可以在课外暂且关注一些《心理卫生》《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
若要掌握科学心理学,建议先学好中学文化课,积累基础知识(语数外等),然后再接受系统的心理学训练
先看一下总纲,例如《大学心理学》
然后看自己的兴趣,心理学很多分类-行为心理学,认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等。
要广泛涉略,因为心理学总是跟社会息息相关,还应该多了解社会,观察社会,用心理学去研究这些问题。
平时我也爱看心理学的书籍,获益良多,但是觉得各方面的知识不够,所以要多看书。如果你想做心理辅导,以上方法是无法掌握这门技术的,还须实践吧。
首先可以先看大众心理学,这是一本基础性心理学,在弄懂了这本书的基础上,再向专业性比较强的实用性心理学发展。还有现在的新华书店里有很多种心理医生日记、扎记什么的所谓实例,可以作为心理学学习时期的参考书目帮助理解要点和人的心理特性。
不过我个人建议你还是要去听课。因为心理学是逻辑思维很强的科目,只看书本不会有太多长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28
总结了一下初学者学习心理学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共三点:第一:对心理学的学科思维方式首先要有一定的认识;第二: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重点学习心理学的若干方面,并把所学用到生活工作上去;第三:对生活中充斥的“伪心理学”,要有一定的鉴别的能力。我们分块讲。01首先,要入门心理学,就要认识这个学科的思维方式。关于这一点,有一种常见的观念:“心理学,不就是整天研究那些每个人都知道的大众常识吗?”比如说,人类有从众心理,人有团体偏见,等等。错——但也不全错。心理学研究的,确实有不少大众常识——当然不仅仅是这样。可是,心理学有它的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这让它和大众常识有着天壤之别。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可证伪的科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实验。
怎么讲?我们可以想想“大众常识”,大众常识往往是口耳相传的一个结论,或者是坐在椅子上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妙语金句,但是,没有科学的证明,没有严谨的过程,所以大众常识,出错率很高,更关键的是,我们没办法判断他说得对不对。心理学为什么要对这些“大众常识”进行“重复研究”?正是为了检验这些常识的正确性——事实上,确实有不少大众常识被心理学研究否定了。所以老高的文章,在给出结论的过程中,一定会引用几个研究,保证文章的严谨。请各位记住这一句话(划重点),科学心理学的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一定是可以被检验正确与否的。在这方面,我推荐一本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第4个回答  2019-03-30
我是自学心理学并且从事心理行业的人,曾经还写过专门一篇怎么自学的小文,可以有很多东西和你交流。作为百度回答,做一些简单的回复。 1、搞清楚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个人的建议是:将学习的目的定义在理解和提升自己,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生活。 2、学习过程中最好能找到比自己更懂更专业的老师或者团队一起学习,毕竟,心理学探索的是内心世界。有一句话是:你注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是注视着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