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必要上课外辅导班吗?

如题所述

作为一名教龄20年的语文老师,我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不需要。理由如下:

1.语文是和数理化性质不同的一门学科,它需要长效性的培养。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幻想速成那是痴心妄想。所以,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扎扎实实,规规矩矩多阅读,多反思,多练笔。当然就初中生而言,时间精力有限,要有选择性地去阅读,课标要求的名篇名著是最低要求。要挤时间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持之以恒,我建议阅读的刊物有《思维与智慧》《读者》《青年文摘》等都是不错的刊物,里面好的文章可摘抄下来或写读后感。坚持阅读和练笔语文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2.语文的核心在阅读,形式是写作,不是课外班能速成培养出这种能力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的重头戏,需要静下心来,用心去读、去品、去悟,有了阅读做底肥,写作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不至于下起笔来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3.语文能力需要长时间积淀,拓宽广度,孕育深度。不是快餐速成式的几招所谓“葵花宝典”就能搞定。字词句也好,短语段落也罢,还是文章鉴赏,文言诗词辨析都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提升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指望课外报班提升语文绝非明智之举。

积累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语言方面,平时要积累语音、字词,也可以做做联词成句的练习;文言文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等;还有文言句式:省略、判断、被动、倒装等,典型的例句是要记的。

文学方面,包括文学常识的积累,现代文的分析、揣摩(注意多角度的联想,使用代入法),以及作文素材的积累等。前者可以通过教材范文获得,后者主要靠课外阅读获取。除了可以摘抄优美词语、句段外,一些典型的小故事、好的论据也应该记录下来,当然不必照抄,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