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大半个欧洲的拿破仑帝国吞并近在咫尺的西班牙失败

如题所述



西方史学界公认的战略家有四位,分别是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和拿破仑。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拿破仑与我们的时代相对较近,他因著名的

巅峰时期几乎直接或间接控制了大半个欧洲大陆,很多国家的国王都是拿破仑家族成员。对于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出招了,只是结局不那么理想。


1.拿破仑为什么进攻西班牙?


在西欧的国际关系上,英国和法国是数百年的老对手。从百年战争到七年战争,法国吃了各种败仗,英国各种搅局。所以法国一直视英国为眼中钉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和法国的关系就轻松多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也曾被英国的军团摧毁,所以两国在处理英国的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


但这是否意味着法国对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没有野心?当然不是。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和资本的原始积累,英法越来越富强。相比之下,仍然以封建经济为主的西班牙,并没有因为财富的积累而增长,而是因为三十年战争等频繁的宗教战争而衰落。作为欧洲大陆的传统大国,法国积极寻求向外扩张。“太阳王”路易十四看中了西班牙的土地,为他的孙子安茹公爵赢得了西班牙王位。他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出兵攻占了当时还是西班牙领土的荷兰。虽然后来又被迫吐出来,但他把西班牙变成了和自己一样的波旁王朝。


拿破仑的战略眼光不比路易十四差。他知道,只要攻占伊比利亚半岛,他不仅可以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的商路,还可以攻占西班牙的广大美洲殖民地,进一步对英国实施“大陆封锁”政策,为法国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且当时西班牙王室为王位继承争斗不休,军事实力较弱。嘴唇上有这么一块肥肉,任何有才华的法国君主都会垂涎。


为了全力应对法国大革命中英国领导的反法联盟的干扰,拿破仑选择了与西班牙结盟。结果,法西联军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被英国击败,但在陆上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成功击败盟军,成功瓦解了反法联盟。所以,拿破仑转过头,准备干掉这个曾经的盟友。公元1808年,由于葡萄牙拒绝执行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维持与英国的贸易,拿破仑与西班牙商定瓜分葡萄牙,随后派出以朱诺为统帅的军队途经西班牙,很快攻占了葡萄牙全境,葡萄牙王室启程前往英格兰。


你认为拿破仑会和这个曾经的盟友分享葡萄牙的土地吗?他不上你就不错了。西班牙人民对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不满,拥护他的儿子费迪南德七世继位。拿破仑敏锐地看到了王室矛盾的契机,迫使费迪南德七世放弃王位,扶植弟弟约瑟夫为西班牙国王。缪拉元帅的法军还占领了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完成了对伊比利亚半岛的正式统治。


人比人更坏。看看下面几件棘手的事,你就明白拿破仑为什么最后没能吞并西班牙了。


拿破仑疏于安抚当地,西班牙人民起义接连爆发。


起初,西班牙人民受到法国大革命的鼓舞,希望通过与法国革命者的合作,在自己的国家掀起革命浪潮,从而给自己带来民主、自由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导致拿破仑只重视对西班牙的军事占领和政治控制,而忽视了对当地民众的安抚和保护。法军在当地犯下的种种暴行也把自己越来越推向反对西班牙人民。


拿破仑没想到的是,西班牙王室很快就跪下了,但人民不喜欢这样。约瑟夫一登上王位,马德里就爆发了骚乱。虽然缪拉成功地镇压了叛乱,但随之而来的是反对法国军队在西班牙的占领和统治的起义。在贝伦,一支完整的法军在包围他们的游击队面前放下了武器,这对于拿破仑的胜利的法军来说真是耻辱。


拉纳元帅奉命率领第五集团军远征西班牙,率领四万多法军包围萨拉戈萨,萨拉戈萨曾击退法军,用数万发炮弹将整座城市夷为废墟,然后通过挖掘战壕一步步推进。他于1809年1月攻城,但仍遭到西班牙军民的激烈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拉绥决定用地雷炸掉西班牙人坚守的每一栋房子,但所有军民依然凭借地理优势与之对抗。拉纳元帅动用高官劝说守将帕拉福克斯投降无济于事,但拿破仑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萨拉戈萨,最终迫使该城投降。守城前后死亡6万多人,被俘1万多人,法军也伤亡1万多人。全城军民誓死奋战的勇气感染了拉纳元帅。在给拿破仑的一封信中,他感慨地说:“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为了赢得一个王冠,我们需要摧毁这样一个勇敢的民族!”


这样的英勇抵抗持续了六年。在以英军为代表的反法联盟军的支持下,西班牙平民和爱国的皇家军队像“帝国墓地”一样把法军拖入战争的泥潭,不断榨干法国的鲜血。


第三,以英国为代表的反法联盟的直接军事干预,驻扎在马德里的法国将领能力有限。


看到这个机会,英国派出著名的威灵顿公爵率领三万援军前往葡萄牙,支持伊比利亚半岛人民反抗法国统治。朱诺元帅率领法军与威灵顿决战。就军事才能而言,威灵顿可能仅次于拿破仑本人,拿破仑手下的将领都不是他的对手。8月,在洛里卡,两军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战斗。惠灵顿在中路军被法军压制的情况下,缓慢而稳定地派出左右两翼迂回到法军后方,顺利完成了反杀。


在第二次维美洛战役中,威灵顿也面对了朱诺。面对法军擅长的“三板斧”战术,惠灵顿发起了“后坡”战术,将主力布置在山的对面,以减少炮击伤亡。同时,利用英军布朗贝斯火枪的射程和火力优势,巧妙地布置了能保证密集火力的散兵线,将法军放在附近然后“列队射击”,从而彻底击溃法军,迫使朱诺倒下。


维梅罗战役虽然胜利了,但是惠灵顿和法国签订的停战协定只要求法军放弃对葡萄牙的占领。英国政府怀疑威灵顿与法国有秘密交易,于是把他召回中国。


他很幸运。拿破仑在解决了与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国家的战争后,决定亲自处理西班牙。1809年,皇帝率领15万大军,几乎将西班牙抵抗力量全部消灭。接管威灵顿的英军司令穆尔被法军一路追到北方,下场很惨。这一次拿破仑想尽办法要杀死英军,杀死那些反抗的人。然而,当拿破仑在西班牙作战时,奥地利和其他国家却在背后捅了法国一刀。拿破仑不得不任命苏尔特为占领军总司令,并下令将英军彻底赶下海,回国解决与其他国家的问题。


惠灵顿看到拿破仑回国,又率领一支英军悄悄登陆葡萄牙,与葡萄牙联手抗击再次入侵葡萄牙的法军。在这里威灵顿再次展示了他高超的战略部署能力,仍然派出一支军队对法军进行大迂回,采取措施混淆苏尔特的判断,率领剩余的军队潜入杜罗河对at


拿破仑对奥地利的战争也不顺利,但他不打算再亲征了。而是派拉纳元帅和莫蒂埃里率领新军协助苏尔特指挥,但这三个“神魂颠倒”经不起威灵顿的“诸葛亮”。首先,法国将军维克多打败了西班牙军队。威灵顿南下支援西班牙人,在塔纳维拉与法军交战。虽然前期损失较大,但他最终以出色的战术击退了法军的进攻,并及时撤退,避免了法军对他补给线的威胁。英军的后勤系统也比法军先进,可以保证军需物资的及时补给。


威灵顿在伊比利亚半岛的一系列胜利让他名声大噪,他自信即使拿破仑亲自率领大军进攻,他也能自己搞定。然而,拿破仑忙于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外交事务,从未打算亲征。而是派自己最得力的元帅之一马塞纳先去攻占葡萄牙东部的阿尔梅达和罗德里戈。


威灵顿虽然自信,但也没有低估自己的敌人,认为马塞纳是个难缠的对手,而马塞纳则骄傲地宣称要攻占威灵顿。谁会死?布科一战说明了一切:虽然马塞纳擅长进攻,兵力和火炮都比英军多,但威灵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利用山谷打了一场漂亮的防御战击退了法军,安全撤退到了之前设置的坚固工事。眼看马塞纳打不赢,拿破仑第一次将这位英国将军的军事成就与自己的进行了对比。


3.俄国战争的失败极大地消耗了法国的国力。


当我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拿破仑在没有解决西班牙对英军的威胁的情况下,就敢攻打当时世界上战略纵深最大的俄国。虽然俄军在历次战役中总是被法军击败,但这给拿破仑的印象是,俄罗斯也不过如此。但威灵顿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表现证明,除非拿破仑亲自进攻,否则是有可能取胜的,他手下的元帅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威灵顿的能力。


其实这也说明了拿破仑的矛盾心理。在他心里,西班牙问题虽然难,但是小矛盾。清理奥地利、普鲁士等中欧传统反法国家,以稳固帝国为主要矛盾。虽然他的元帅总是被惠灵顿打败,但他仍然坚守在伊比利亚半岛,没有回来。他还不如自己大干一场,一举打败俄国,完成欧洲大陆一体化,回来收拾英国的蛀虫。


1812年,他率领50万大军进入莫斯科,而库图佐夫元帅率领的俄军一步步向东撤退,保留了有生力量,把法国战线拖得越来越长。但是,法军找不到俄军主力进行决战。直到俄国可怕的冬天来临,法军战前被冻了半条命,拿破仑无奈下令撤退。此时,库图佐夫趁机杀了回来,将法军彻底赶出了俄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再强大,也承受不了几十万军队的损失。很多曾经和拿破仑并肩作战的老兵被埋在了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里,这让本来就因为军国主义而空虚的国库和人力资源更加匮乏,自然也就难以增加对西班牙战场的支援。


惠灵顿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主动反击法军。先是在蝾螈几乎消灭了法军麾下的“葡萄牙军团”,然后在1813年从法军手中夺取了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最后在维多利亚战役中将约瑟夫彻底赶出了西班牙。同年,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败给了反法联盟,别说支援西班牙的法军,就连法国本土也岌岌可危。还在抵抗英军的苏尔特元帅认为自己无法逆风翻盘,于是也回国了,伊比利亚半岛终于被“收复”。


总结:多线作战,战略失误,轻视对手,最终导致失败。


回顾伊比利亚半岛战争的全过程,拿破仑对战争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首先,拿破仑在执政的16年间,在很多战线上都打过仗。期间虽有多次战争击退反法联盟的进攻,但稳定局势后,拿破仑开始四处出击,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战,尤其是俄国,使他损失惨重。没有集中精力处理好西班牙方向的问题,导致尾巴大到掉不下来,成了“西班牙溃疡”。


其次,战略失误。拿破仑粗暴地赢得了深受西班牙人民欢迎的国王,并帮助他的兄弟上位,从而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在人民心中的支持基础。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被攻占了,但他们并没有用心管理占领区的事务。他们几乎完全靠军事镇压来统治,无视对民众的安抚和保护,使得起义的声音不绝于耳。埋在伊比利亚的法国军队有一半是被游击队杀死的。面对英国的一次次背后支持,拿破仑只相信自己无敌的陆军能力,忽略了发展海军才是他对抗英国的根本出路。


至于蔑视对手,当时谁也没想到英国能派威灵顿这个“开明”的人物去把拿破仑派到西班牙的将领一个个打败。虽然拿破仑逐渐重视这位优秀的统帅,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要消灭对方。他没想到的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场战役,在滑铁卢输给了公爵。在圣赫勒拿,他还哀叹道:“是那场不幸的战争毁了我”。


事实上,拿破仑不必如此不安。一百多年后,强大到可以对外开放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甚至占领了法国,却没能吞并西班牙。国际纵队等反叛组织也顽强抵抗。这个讨厌的地方可以算是欧洲的“帝国墓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