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氏编辑本段目前已知的陶公山忻氏宗谱

如题所述

忻氏宗谱是中国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多次编修,见证了忻氏子孙的族脉延续。最早在明嘉靖年间,由于灾难,原有的宗谱遗失。随后在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六世祖忻廷桂修复了宗谱。到了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道光十二年(1832年),宗谱再次被修订。这些总谱中,清光绪元年(1875年)的二房支谱提到了“皆四房合谱”,表明家族开始分房修谱。在同治年间,三房和四房率先完成支谱编纂,而二房因人口繁多,直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才完成第二次支谱修订,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

现存的忻氏宗谱珍本极少,宁波天一阁藏有两部木活字本,一部是完整的《鄞东忻氏老三房支谱》,另一部是残本。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四修本《鄞东陶公山忻氏支谱》,是二房支谱的一部分。奉化县文物管理所的藏书则是民国二十年的木活字本,可能是二房支谱,但不完整。四房的宗谱中,《忻氏竹介堂支谱》在民国年间由戴廷祐纂修,共有四卷,也存在残缺。

忻都公是忻氏的重要人物,但宗谱记录的不完整给后人考证带来了挑战。最初只知道陶公山的祖先中有两位名人,即始祖安庆公和忻都公。在考证中,发现了一些名为“忻都”的历史人物,但他们的身份和年代与忻氏先祖的关系尚待确认。尽管宗谱中有误,但通过对比史书,我们可以推测忻都公可能在元代后期活动,担任过中层地方官员,生活和工作范围广泛,直到明洪武年间。

总的来说,忻氏宗谱的编修和保存状况反映出家族历史的复杂性和变迁,同时也为研究忻氏家族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宗谱被发现,以便深入理解和研究忻氏的历史。
扩展资料

忻氏本是稀见姓氏,在现代又因人才济济而为人们所熟见。宋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 中“谈论既,悦忻如” 一句,并在“忻”字下注有“忻氏见《姓纂》” 。可见在宋时的《姓纂》一书中已收有“忻”姓。据《丛书集成》本的《古今姓氏书辨证》校勘记介绍,南宋绍兴年间刊本的《古今姓氏书辨证》目录中有忻姓,归在上平声二十一欣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