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实践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麻烦白话一点,脑子不好使

1、范畴定义

①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强制性、内在性和条件性。

②主观能动性即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并通过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具有强制性,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导致失败。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主体条件。因为规律具有内在性,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把握规律;规律具有条件性,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条件、利用规律。

③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割裂二者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

①否认客观规律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精神万能论”。

②否定主观能动性,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宿命论”。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①要有科学态度,必须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②要有革命热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要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否认客观规律的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和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否定人民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

扩展资料

反映客观

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一句话,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检验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若要判定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必须对主观和客观进行比较,这也就是说,作为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的特点。 在人的主观认识范围内不可能找到真理的标准,我们不能用主观检验主观,用认识检验认识,这是由于主观无法实践主观。

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客观事物也不能把主观认识和其自身加以对照。实践是精神见之于物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除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外,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所谓“直接现实性”,它是指实践可把正确的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这样,实践就成为沟通主观和客观之关系的桥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实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8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就是辩证关系,或者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具有辩证性质。1、范畴定义①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
第2个回答  2018-12-14
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就是只有实践能联系主观和客观。我不太确定啊,你看看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