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虫鸣读后感1000字左右不要叫我去百度查,谢谢!高悬赏

如题所述

怀着一种轻松的心情,读完了生动有趣的 《昆虫记》。它仿佛将我拉回了小时候, 拉回到那虫鸣鸟啼的大自然中。 跟所有小孩一样,小时候的我充满好奇心 ,总喜欢到大自然中捉一些或美丽或丑陋 的昆虫。我常常会和伙伴拿一个大瓶子在 草丛中捉一下午的瓢虫,直到我“满载而 归”。而大人们总是会让我扔掉“不干净” 的东西,但我依然会和小伙伴们顶着烈日 、冒着风雨,在花园里、草丛中、岩石下 翻翻找找,体验找到昆虫那一刹那的兴奋 和成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昆虫的兴趣渐渐减 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害怕与恐惧。再 也没有当时的兴奋与喜悦。然而,今天我 认识了一位神奇的人,他将自己一生的光 阴都花在对昆虫世界的观察、研究中,并 且专门为这些“虫子”写了十大卷的书,而 这书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 年之后仍然在阅读界引起一次又一次轰动 ,为世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就是享有“科学界的诗人”、“昆虫世界 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称号的 法布尔老人。《昆虫记》就是他的传世佳 作。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维,美 术家一般的眼光,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 写”。在《昆虫记》中,他将专业知识与 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在对每一种昆虫的日 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自己对 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充满着对 生命的赞 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读书笔记 影视剧点评书评舞台艺术点评读后感 美和热爱。 《昆虫记》中对昆虫的细节描写更是令人 不得不佩服法布尔超人的观察力,如蝉和 蚂蚁乞讨粮食时的狼狈形相:“蚂蚁站在 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 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 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十八 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 裙摆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 是蝉的形象。”这段乞讨的描写真是惟妙 惟肖。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布尔对昆虫 倒挂姿势的描写: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 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 ,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 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 ,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 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 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 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 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 ,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法布尔对昆虫的 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试问一 下,那个人没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 又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法布尔在《昆虫记 》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 ,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蝉,这 位大自然的歌唱家,虽然在炎炎夏日为我 们带来了高昂的歌声,可人们似乎并不喜 十分欢它。法布尔抛开世人对蝉的看法, 开始了他对蝉的研究。很快,他便发现蝉 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奋者。反之,被人们 授予极高荣誉的蚂蚁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 ,它们将蝉辛苦寻得的食物一抢而光。这 使我懂得看待问题 时不能光依据别人对待此事的看法,而要 自己去寻觅真正的答案,并且要从不同的 角度去发现,钻研。 法布尔老人让我了解昆虫世界,而昆虫让 我永远记住了法布尔老人。《昆虫记》是 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充满人性的昆虫, 在这里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

许诺了谎言 2013-02-24

相关问题

昆虫记读后感1000字 887

急!求昆虫记读后感1000字 300

昆虫记读后感1000字谢谢 7

昆虫记读后感要一千字的 50

昆虫记读后感1000字以上 速

求!!!!!!!!!!!!!!!!!

!!!!! 34

昆虫记读后感1000字,好的,初一水

平 284

昆虫记1000字读后感 46

更多相关问题>>

用APP一键提问“叶落虫鸣...”的问题

其他回答

一共两篇,望采纳,谢谢!!!!!!! 昆虫记》读后感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 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 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 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 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 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 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 、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 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 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 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 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 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 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 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 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 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 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 ,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 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 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 !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 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 。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 的头,像仰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06
里的虫子一开腔,春天就走向深处了。
乡村里,除了人语,最喧嚣的就是虫鸣。人语人人懂,虫鸣却未必任何人都能了悟。人在明处种田、吃喝、谋生;犄角旮旯里的虫子也在吃喝,但更多的时候,以歌唱的形式被我们发现。乡村里,雄鸡一唱天下白,人们开始劳作;虫子一唱,万籁俱寂,村庄里的人睡去,犬也不吠了,唯有虫子跳上草尖,在开它们的演唱会。
有人说,月亮是乡村的眼睛,这似乎显得有些呆板了,没有律动感不说,若是遇到阴雨天,整个乡村都该闭眼了吗?我认为虫鸣才是乡村的眼睛,会眨的眼睛。不止是萤火虫,还有那些不会发光的虫子,叫声就是它们的光芒。
乡村是一幅铅笔画,点睛之笔,应该是虫子唱起的“赞美诗”。乡村的夜晚,就是虫子们布起来的音乐道场。一只蛐蛐是独唱,两个黄鹂是二重奏,一坑蛤蟆是合唱。乡下人把鸟与青蛙也称为“虫子”,可见,他们是爱这些小精灵的。
到了夏天,草木繁盛,虫子们的演唱会就更加多样了,蚂蚱在青藤上擦响自己背上的“两把刷子”,入我床下的蟋蟀发出金属质感的鸣唱;躲在树上的蝉一声高过一声……
我曾无数次在故乡的田园里打量过这些虫子,它们生活在最隐秘的角落,唱的却是最阳光的歌谣,抒发的也是乡村里最为原始的心事,它们是乡村的唱诗班,也是乡村的宣传员。
想起《诗经》里的那些虫子: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草里的蝈蝈和蚂蚱只是蹦跶它们的,人却因为思念远方的故人,心如万千只小虫在跳着。那个在远方的他(她),是否会在此刻也一样想起故乡的虫唱呢?这些裹挟在虫鸣里的故事,有多少缠绵悱恻?又有多少啼笑皆非?虫子不说,恐怕也没人能说得清楚。
第2个回答  2014-10-06
自己想,这样煅炼你的思考能力,悬赏我可以不要!!!!!!!
第3个回答  2014-10-06
百度没有 我查了 自己写吧
第4个回答  2014-10-06
额。。。。追问

拜托

知道的话,拜托告诉我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