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常见的职业暴露危害一有哪些

如题所述

  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

  ⑴锐器损伤:锐器损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调查发现,87.5%的护理人员有锐器损伤的经历,且护理工作量的大小与针刺伤的频率存在一定的关系。锐器损伤后病原微生物侵入是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锐器损伤传播,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其次为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BV大量存在于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液中,每毫升血液中有近1亿个病毒微粒。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针刺伤后的前瞻性研究发现:被HBV污染的针刺伤1次后的感染概率为6%~30%,针刺伤后,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若被带有HCV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的概率为3%~10%;若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的概率为0.3%~0.5%,至少需要0.1mL的血液。锐器损伤的发生主要与锐器相关的工作行为有关,如抽血、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另外,不良的个人操作习惯,如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徒手掰安瓿,也是发生锐器损伤的常见原因。大量临床调查发现,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每年发生率为24.0%~35.3%,其中8.2%~18.0%具有感染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明确感染了HIV,48人由皮肤刺伤引发感染,其中护士24人。我国对1075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866人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80.6%,其中645人是被污染的针头刺伤。

  ⑵抗肿瘤药物的危害:护士在化疗药物的准备、注射或处理过程中,可发生一定的职业危害。肿瘤专科护士在抽取瓶装液或打开冷冻粉剂安瓿时,均有肉眼看不到的药液或粉沫溢出,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并且污染环境。研究显示,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畸变率和微核细胞率均较非肿瘤科护士明显增高,淋巴细胞的DNA也有不同程度损伤。将肿瘤科护士的血清作为培养基,培养大鼠胚胎显示胚胎的平均节数、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大鼠胚胎;另有调查显示,肿瘤科护士自然流产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且先天性缺陷率高,其不良妊娠结局随接触化疗药物概率的增加而增加。杨惠云等的调查显示,护士职业接触肿瘤药物可导致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月经紊乱、脱发等毒性反应。

  ⑶消毒剂的危害: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集聚的地方,护士又是各种消毒剂直接配制与使用者,在器械和环境消毒、护士洗手、治疗、换药等操作中接触的各种消毒剂,都可因其挥发性、腐蚀性、刺激性而引起接触者过敏、哮喘、接触性皮炎、癌变等。如果人体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消毒剂,持续刺激皮肤黏膜,会导致呼吸道损伤,降低机体免疫力。同时,患者大量应用抗生素,细菌的耐药性随之增加,而这种耐药性已扩展到消毒剂,使消毒剂的使用明显增加,其结果必然使耐药细菌成为医院感染传播的潜在危险因素。在使用含氯的消毒剂时,人对氯气的嗅觉为35mg/L,而在40mg/L环境中停留1小时,可引起中毒。因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对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过量使用易产生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难以降解的致癌物质危害人体健康。而过氧乙酸具有较强的刺激性,过量使用可出现恶心、头痛、眼部水肿等。

  ⑷介入放射治疗的危害:X线是对人体组织器官、腺体与血细胞损伤较大的放射物质,且具有蓄积性,长期过量的辐射,使人产生乏力、头晕、失眠、食欲缺乏症状,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时可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和造血系统损害。介入治疗与传统的X线检查不同,在操作过程中,介入放射工作者长时间暴露于X射线剂量较高的辐射场中,所受照射剂量较传统X线工作者高数倍至数十倍。由于护士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为配合手术进展经常在机房停留,特别是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护士在患者的头侧进行观察或护理,此时离射线源最近,会给护士造成多次少量的辐射危害。据统计,从事介入治疗的医务人员均有白细胞及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女性会出现月经紊乱甚至停经。

  ⑸紫外线照射的危害:紫外线灯照射是多年来一直使用的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手术室、婴儿室、产房、治疗室及重症监护室等。但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消毒过程中产生的臭氧有强氧化作用,对眼黏膜和肺组织有很强的刺激性,可引起呼吸道过敏和呼吸抑制。另外,机体直接接触紫外线,组织细胞亦会受到损害,甚至引发癌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