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我们平常心,考过考不过顺其自然,不要太注重结果以这样的心态,如果真没考过为什么也会失望伤心?

这俩矛盾吗

大家还记得学生时代的自己吗?在那个时候,学习和考试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两件事情。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其他的同学,大家嘴里讨论的话题,似乎永远也离不开学习和考试。学习是知识的一种输入,而考试则是输出。检验你这段时间的学习状况,一般如果掌握得比较到位的话,就会考出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如果掌握得不好,那成绩自然也不会给你"好脸色"。
因为成绩直接和父母给我们的奖励,以及父母和老师对待我们的态度有关,所以作为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特别看重成绩。重视成绩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有时候太过于在乎成绩,或者说考试前有焦虑情绪,这样的话考试就起不了一个好的作用了。所以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都应该一个平常心去对待考试。不要不在意,也不要过分的在意,就把它当成一种查漏补缺的机会就好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考试前必须明白的三件事情。

1.不要想着与其他同学去比较成绩
在上学的时候,也是由于客观因素,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是特别在意成绩的。所以在考试前,我们最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如果我们这次考不好怎么办?还有就是因为同学之间存在友谊,但也存在竞争。有的同学就会想着,如果我考的是成绩比不过某某同学该怎么办?父母又会说,你看你还没有某某同学考得高。
这就无形中,对还没有考试的同学形成了一种压力,进而产生一种焦虑情绪。我们都知道考试前肯定是要进行一个充分的复习,肯定得有一个好的情绪来做支撑。如果你一直是一种焦虑的情绪,那考试成绩肯定也不会理想。所以不要去别人比较,只管复习自己的就行了,只要复习的到位,考试成绩自然会告诉你答案。

2.考试成绩并不能够说明什么
考试,其实说白了,就是对我们这一阶段学习的一个检验,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当卷子发下来之后,不同的人对待分数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有些同学,他只关注自己考了多少分,如果考得好的话,就沾沾自喜,考得不好的话就垂头丧气,感觉自己再也不赶不上来了。
但是卷子发下来之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分析一下,自己这次没有考好的原因,是因为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是因为粗心大意。等到以后的考试中,再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就行了。因为其实我们每一次考试,都不是我们奋斗的终点。所以,一定要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考试成绩,千万不要让成绩你给你起了副作用。

3.考前不要太过紧张,这样会适得其反。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考出好的成绩,这样可以给老师和家长以及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但是每一次考试,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可以考出一个好成绩的。其中一个人的心态就是尤为重要的。有的同学,考前是特别的焦虑和紧张的,这样的话,即使他平时掌握得还可以,但是由于考前焦虑和紧张,所以导致考场上发挥不好,并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但是再说一个相反的,有的同学,对于考试成绩是毫不在乎的,所以导致他不重视考试,这样也是考不出一个好的成绩的,所以考前的这种情绪应该把握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够起到一个好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3
怎么说了,考试前平常心,是为了考试的时候不紧张,防止发挥不好;如果真的没有考好,伤心,主要是觉得付出了没有得到新要的回报。
第2个回答  2021-12-03
其实这种情况下,只不过是让自己放松,摆平心态,让自己发挥出更好的成绩而已。如果真的考不过的话,肯定是还会伤心失望的。
第3个回答  2021-12-03
考试前肯定要平常心,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剩下的就是知识层面的问题了。如果真没考过,还是会失望伤心,说明你还是没有平常心。事实上,一次两次的考试,并没有那么重要,考过了当然好,考不过下次再来。
第4个回答  2021-12-03
你在考试前有这个良好的平常心,这个给考试发挥正常是有帮助的,所以这种心态有利于你的考试水平的发挥,但考好后成绩不理想,你又会不开心,这个是正常的心理,考不好,谁都不开心,如果考得不好,还高兴的话,那个真的心理是有问题了。追问

那说来说去到底属于注重结果吗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