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解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思维导图

导图文字

1. 生活在大山里的塔拉·韦斯特弗

(1)生于信仰摩门教的家庭,从小过着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生活

(2)患有躁郁症的父亲,总是向她灌输一些扭曲又极端的想法

(3)被父亲告知学校教育是“害人”的,导致塔拉的精神世界十分矛盾和封闭

2. 追求教育的塔拉·韦斯特弗

(1)在哥哥泰勒的鼓励下,努力自学考进大学

(2)所有的常识都被颠覆,和大学里的同学格格不入

(3)独立面对这一切,最终可以像个普通人一样去生活

3. 重获新生的塔拉·韦斯特弗

(1)不再介意原生家庭为自己所带来的阴影

(2)从教育中获得莫大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再矛盾

(3)理智的审视自己以及自己过去的生活,摆脱旧的自我,找到全新的自我

一句话简介

    接纳过去的自己,拥抱全新的自我。

一段话介绍

教育为我们带来的除了专业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个形色各异的世界,塔拉·韦斯特弗用她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可以让我们不再纠结过去,接受过去的一切不好和未来的一切不确定,《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可以让此刻处于低落状态的你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如何获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作者简介

塔拉·韦斯特弗,美国历史学家、作家。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开篇

你好,欢迎来到今日头条。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我们经常说,原生家庭给一个人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每个人长大后,身上不多不少都会伴随着原生家庭的影子,但不是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会为她带来快乐和欢笑的,至少对塔拉·韦斯特弗来说,她的原生家庭让她扭曲了自己的常识,童年的经历和她上学以后的世界出现了强烈的反差,她不得不怀疑自己这么多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到底是否正确,甚至觉得很矛盾,最后通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她才能够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究竟她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她又为什么会从“家庭教育”转变为“学校教育”?最后她有没有和自己的家人和解?本书将会为你娓娓道来,介绍塔拉·韦斯特弗的传奇经历。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是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她生在一个奇特的家庭,父亲不让孩子上学和就医,17岁前,她像小兽一样生活在大山里的破铜烂铁垃圾堆旁,一天学校都没上过,她通过自学考上大学,成绩优异。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塔拉·韦斯特弗之所以写作这本书,是因为她想将自己的传奇经历记录下来,不仅是她对过去的接纳,也是因为她把这本书当成一本关于“家庭”和“自我”的回忆录,通过本书,她向人们展示了现代社会之外的世界,那是封闭的,是她所无法再理解的世界,当她写下这本书的时候,她已经接纳了过去的自己,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走出大山,去到那个她曾经不敢想象的世界,成为大学里的其中一员,接受教育,这本书可以让每一个处于低落状态的人从中汲取到一点力量,让我们相信,只要你自己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接下来,我将分三个部分为大家解读这本书:

第一,生活在大山里的塔拉·韦斯特弗。

第二,追求教育的塔拉·韦斯特弗。

第三,重获新生的塔拉·韦斯特弗。

第一部分:生活在大山里的塔拉·韦斯特弗

  塔拉出生在一个信仰摩门教的家庭里,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排行第七,最小的孩子一般都是获得最多疼爱和关心的,可对塔拉来说,似乎不是这样的。

塔拉的父亲吉恩是一个患有躁郁症的男子,他相信上帝,相信有世界末日,以及公立学校是“害人”的玩意。

他不让塔拉去上学,也拒绝走出大山去开始新的生活,塔拉的一切知识都是由自己的父亲日复一日灌输给她的,她不确定自己所知的一切和别人是否一样,但在大山的那些日子,她坚信那些都是正确的,父亲的话是不容置疑的,就算她有过一瞬间的怀疑,她也会很快推翻自己那可怕的想法。

塔拉的父亲吉恩不让塔拉和其他孩子去上学,而塔拉的奶奶却希望自己的孙女可以走出大山,去追求外面的世界。

父亲和奶奶的想法总是背道而驰,但是却能每天都保持沟通,这对这时的塔拉来说是一件很难以理解的事情。

也许家人就是如此,有些时候意见相悖,却永远在需要交流的时候给出适当的意见。

奶奶想带塔拉离开大山,去山外的学校接受教育,可是塔拉却没有这种想法,甚至还有些排斥,因为父亲吉恩告诉她公立学校是会给孩子洗脑的,所以他们家的孩子都不应该也不允许去接受教育。

他们学习新知识都是通过母亲的教导,学的东西繁琐又多余。

塔拉的母亲法耶是一个邮递员的女儿,在没嫁给塔拉的父亲时,也是一个淑女,处处遵循着礼仪,生活过得十分体面,但是她遇到了像风一般的吉恩,她开始向往自由,追求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她厌倦了淑女的生活,厌倦了每天天没亮就要起床梳头,更加厌倦了每天早上挑选裙装和鞋子,这一切都让法耶反感,所以最后,她不顾一切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成为了一个大山里的家庭妇女。

我们很难说法耶的选择是对还是错,这毕竟是她个人的事情。

但是对待自己的女儿塔拉,她显然可以做得比原来更加好。

母亲法耶会在地下室放一个书架,堆满了一些书,会不定时宣布让自己的孩子准备“上学”,显然,这与大山外面的学校教育是不同的,他们学习完全是依靠自我指导,没有经过系统和全面的学习,但是此刻的塔拉还不清楚自己的处境。

在塔拉家,学习相比起干活,那就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父亲眼里,学习是最没用的事情,所以所有的孩子几乎都要去干活,学习一门可以养活自己的技能,但是生活总是会出现一些让人意外的事情,让塔拉和他父亲没想到的是,哥哥泰勒提出了一件事情,这件事对塔拉的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塔拉的哥哥泰勒鼓足勇气向自己的父亲提出要去上大学的要求,尽管父亲听到这个要求觉得十分愤怒,可是泰勒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父亲还想继续劝说泰勒,希望他这个儿子能够赞同自己的想法,可泰勒早已下定决心。

哥哥泰勒的勇敢让塔拉原本所坚持的的信念出现了一些变化,她开始在想泰勒走出大山以后的生活是好还是坏,为什么泰勒不顾一切要出去接受教育?

在塔拉的印象中,泰勒这个哥哥和其他的孩子有些不一样,他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喜欢跳华尔兹,听复古的音乐,喜欢安静爱看书,仿佛和这个家格格不入,可正是泰勒的这种特别之处,第一次让塔拉正视这个哥哥,她从泰勒的身上获得了一些不一样的,却又强大的力量。

对于哥哥要离开家里这件事,塔拉一方面希望哥哥可以获得全新的生活,一方面又认为哥哥泰勒的离开是对这个家和对自己的一种背叛。

当哥哥真正离开之后,塔拉都很多事情都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她开始在想学校到底有没有父亲口中说的那么邪恶和可怕,她会想泰勒的生活过得怎么样,现在的塔拉已经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都所有的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她需要的就是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走出大山的时机。

以上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一部分内容,生活在大山里的塔拉·韦斯特弗,我们来回顾一下:生活在大山里的塔拉,没有想过去上学,甚至有些排斥接受教育,保持着自己的信仰,所有的常识皆由自己的父母所灌输,不知道接下来的塔拉是会继续保持现状,还是有了新的变化。

第二部分:追求教育的塔拉·韦斯特弗。

当塔拉真正离开大山,去往大学接受教育后,却发现很多事情都超出她的理解范围。

她保留着在大山里的习惯,遵守着安息日的规定,时刻告诉自己,同学们的行为是不对的,刚开始的她在大学里和其他人十分不同,显得格格不入。

她将穿着背心和睡裤的舍友称为“异教徒”,更准确来说,其实是所有穿着性感、暴露的同学,在塔拉眼里都是“异教徒”,她无法理解这种行为。

她会在上完洗手间后无视舍友震惊的表情然后径直越过洗手池,因为在大山里,父亲所教导的是”没有尿在手上就行“。

她在看到舍友喝可乐的时候,会想起父亲曾经说过这违反了上帝的健康忠告。

毫无疑问,父亲的话对塔拉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即使塔拉已经走出了大山,可在初期,她仍旧保留着以前的一切习惯,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在大学里其实是有些不对的,塔拉的内心也出现了一种浓浓的无力感,在大山生活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是由自己的父母所传授,父母的话对塔拉来说,就是“真理”,可如今,当自己身处学校之中,她明显感觉到自己和其他同学是不一样的,她开始思考,父母的话是对的,还是大学里学到的是正确的,学校里发生的种种事情,都让她对自己过去的生活产生了怀疑。

当她还没有找到关于生活方式的答案时,塔拉还在面临着另一个难题——考试不通过,拿不到奖学金,可能无法继续读书。

塔拉不知道原来考试也有很多种形式,她单纯的以为所有的考试都是多项选择题,这种错误的认知让她无法通过考试,甚至连学习新知识都变成一件吃力的事情。

但是此时的塔拉还是想要留在大学里,所以她去向同学凡妮莎借课堂笔记,凡妮莎却说了一句让她无法理解的话,她说:“别担心你的笔记,它们没有教材重要。”

塔拉说自己没有教材,实际上她是有的,但是她不知道原来那本厚厚的图册里记述着每个艺术家和他们各自的作品的名字的那本书就是所谓的教材。她以为,上关于音乐和美术的课程只需要听CD和看画册,她从来没想过要去看书,要去记忆。

听完凡妮莎的话以后,她觉得自己的反驳十分糟糕,好像自己讲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话,她听从了凡妮莎的建议,开始阅读教材,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塔拉的成绩终于有了起色,她心心念念的奖学金也可能有着落了。

这样的结果让她觉得暂时安心,等到最后公布成绩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到底是回到大山,还是留在大学。

学期结束后,塔拉回到了家里她告诉自己不要再去父亲的废料场帮忙,她不想再变回以前的塔拉·韦斯特弗,于是她选择去商店里帮忙,可是父亲却告诉她,如果她不去废料场,那她就不能住在家里,塔拉反抗无果,最后还是妥协了,尽管她心里极其不情愿,因为她不想重复过去的生活。

可是过去的生活总会时不时出现在塔拉的身边,告诉她,她自己曾经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现在的她又有什么不同?

在家里的那段时间,塔拉的想法总是充满矛盾和冲突。

一方面她不断告诉自己,父亲和哥哥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可以理解的,即使哥哥因为一点小事就对自己冷嘲热讽、拳脚相向,也是可以原谅的,另一方面,在大学接受过教育的她告诉自己,不要再自欺欺人,他们的做法是不可饶恕的,应该保障自己。

她开始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她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需要经过他人的同意或者允许。

在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后,塔拉终于驱车回到杨百翰大学,回到她接下来要为之努力的地方。

塔拉开始踏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她不再排斥向他人讲述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过去的事情,而这一切的倾听对象则是教会里的主教,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尽他所能去开解塔拉,塔拉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

经过了一学期,塔拉决定回家过暑假,但是这一次她不会再为父亲工作,她坚持自己的想法,去了以前的商店打工,赚够学费以后便回到大学。

但是发生了一件事,塔拉的牙齿出现了问题,她向母亲借钱,父亲却提出了要帮他工作的条件,塔拉拒绝了。这件事情传到了主教的耳朵里,他告诉塔拉可以申请助学金,可是,这个时候,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再次在塔拉的脑海里响起。

“他们就是这样拉拢你的,免费给你资助,接下来你就成了他们的人。”

塔拉拒绝了这件事情,在她眼里,助学金是收买人的东西,主教对她的想法感到了一丝无奈,于是她私人拿出了一笔钱帮助她,然而被拒绝了。

最终,因为实在没有办法,塔拉妥协了,她学着去适应这个新的生活方式,她申请了助学金,当她拿到那笔钱的时候,她的想法又有了一丝变化,她觉得自己已经走出了大山,不止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塔拉尝试着去过正常人的生活,甚至第一次大声反驳了自己的父亲,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还去看了医生,这一切都是以前所不会发生的。

可是生活总是会出现一些意外,塔拉正为新生活感到雀跃时,家里告诉她,父亲出了意外快不行了,于是她回到了她熟悉的家。可是她却无法告诉自己的男朋友,关于自己的家庭情况,那是和现在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一种情况,也许是自卑,也许是还沉湎在过去,在确认了父亲没有生命危险以后,塔拉离开大山,狠心的和男朋友分手,因为在塔拉看来,他们已经没有未来了。

此后的时间,塔拉一直专注在自己的学业以及寻找真正的自我。

她进入了剑桥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完成项目后回到杨百翰大学,成为了杨百翰大学第三位获得盖茨奖学金的人,接着准备毕业工作,毕业典礼时,塔拉十分开心,可是父母缺席了,因为她没有在采访中提及自己曾经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最终,他们还是来了,不过气氛极其尴尬。

塔拉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但是在面对父母时,总是多了一点无力感,父亲其实是爱塔拉的,可是他的专制和霸道,都让塔拉没有办法继续接受,她必须逃离过去,离开大山,彻底离开。

最终,塔拉在父母的目送下,坐上飞机,离开了。

以上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部分内容,追求教育的塔拉·韦斯特弗。来总结一下:塔拉终于在追求教育的同时找到了自我,她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如同书上所说的那样“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决定你是谁。”

第三部分:重获新生的塔拉·韦斯特弗

刚进入剑桥接受教育的时候,塔拉似乎还有些不习惯,她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她和其他的同学都不一样。

用塔拉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尽管我已弃绝了父亲的世界,却从未寻找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勇气”。

她的身体离开了大山,离开了那个束缚着她的精神世界的家,可是她的思想却从未有更多的改变,她还是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她还会纠结是否去看医生,是否应该喝咖啡,这一切的事情都在提醒着塔拉,她似乎还没有真正走出大山。

让她的想法发生改变的一件事是姐姐发了一封邮件给她,姐姐告诉塔拉关于哥哥肖恩的事情,她说,肖恩对塔拉的欺凌,曾经也发生在她的身上,她希望塔拉可以和她一起站出来,告诉自己的父母,肖恩曾经做了些什么,他们应该帮助他,改变他。

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塔拉觉得姐姐发这封邮件是将她拉回了曾经的生活,可她已经不想再提及过去,但是最后,塔拉还是答应了姐姐的请求,她和自己的母亲沟通了,母亲表示理解和内疚,她答应姐妹俩会把这件事告诉她们的父亲,这件事情会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

对塔拉来说,将这些事情说出来,其实是卸下了一个重担,她理解了自己的母亲,也放下了自己过去的种种,她在剑桥的生活越来越好,她将过去的生活全盘托出,不再隐藏在自己的心里,她告诉自己的朋友们关于大山、关于废料场、关于自己曾经的无知,她丝毫不感到羞耻。

因为她因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她可以很好的面对过去的事情,不再自卑,她也明白,未来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永远活在过去的回忆中,那她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全新的塔拉·韦斯特弗。

塔拉再一次回到了大山里,因为她的奶奶已经奄奄一息,没有多久,奶奶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奶奶的离开,好像对这个家没有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塔拉父母好像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父亲因为奶奶的离世而变得更加暴躁和专制,母亲却不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顺从父亲的意思,还让父亲自己在厨房做饭,这是塔拉没有想到的,母亲为她这么多年的生活感到无力,她是时候做出一点转变了,母亲拥抱了塔拉,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都存在塔拉的心里,她明白母亲的意思。

一个星期后,塔拉回到了剑桥,此时的她,已经真正成为一名真正的剑桥学生,也拥有了一个了解她所有过去的男朋友,更加专注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很快就要进入哈佛读书,她甚至鼓起勇气站在舞台上唱歌,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塔拉,她知道该如何如追求自己的生活,尽管偶尔也会发生一些让人无法预料的事情。

圣诞节的时候,塔拉再次回了家,哥哥肖恩提及姐姐奥黛丽,她让塔拉不要相信她,因为她在撒谎,塔拉明白这是肖恩的辩解,因为她自己也曾经是被欺凌的那个人。

所以她不想再放任肖恩的这种行为,她告诉了父亲,父亲叫她拿出证据,并且指责她去剑桥上学,就是为了把自己的家弄得鸡犬不宁,肖恩来临时,塔拉有些紧张,但是她必须保持镇定,她告诉自己她已经不是过去的塔拉,肖恩走向她,往她手里放了一把刀刃,让她自行了断,她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他们几个,母亲并未帮她讲话,她感受十分无力,塔拉深知自己无法改变这个家,她告诉肖恩,没有这些事,是父亲听错了,这才解决了这件事。

塔拉也因此明白,母亲从来就没变过,她还是父亲的附和者,她从来没有和父亲提及肖恩的事情。塔拉无法再待下去,她匆忙离开了大山,回到剑桥。不久以后,肖恩发了一份邮件给她,威胁她,并且说要杀掉自己的妹妹,当塔拉向母亲提起的时候,母亲却说这是个玩笑,她和家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连曾经和她处于同一阵线的姐姐奥黛丽,也指责起塔拉的所作所为,塔拉觉得可笑,她明白,她已经失去了她的家人,她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和自己接受教育到底是否正确,此后的一段时间,塔拉总处在自我怀疑中,而能帮她解开心结的,只有她自己。

她渴望家人,渴望回归家庭,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父母从大山去往哈佛,只是为了将她拉回以前的生活,塔拉有许多瞬间都想顺从,可是她所接受的教育始终让她无法理解过去,理解父母,父母希望她接受赐福,塔拉拒绝了,她要的是一个全新的自我,她无法再接受过去那种没有尊严没有话语权的生活。

父母离开后,很长一段时间塔拉都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回到了家里,她认为自己应该留在大山里,她的男朋友叫她不要回去,因为她告诉过他关于自己过去的事情,可这时的塔拉早已听不进去,她急需一个答案,一个让她回到过去还是走向未来的答案。

塔拉回到家时,母亲十分高兴,塔拉无意中看见了母亲和肖恩的前女友艾琳所发的邮件,母亲说塔拉是个危险人物,还提及了肖恩的妻子埃米莉的新出生的小女儿,她们依旧在家里由母亲帮忙接生,尽管埃米莉第一次生产的情况极其糟糕,这件事让塔拉彻底清醒,这个家已经没有她所留恋的东西,家人的想法和行为,都是她所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她在家里唯一剩下的,只有她过去的记忆。

她要离开了,母亲看到她将日记本放在车上,父亲对她说他爱她,可塔拉说,那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发生这些事情以后,泰勒打电话给塔拉,告诉她自己可以帮助她,但是在经过姐姐奥黛丽的事情后,塔拉也不再相信自己的家人,她觉得泰勒最终也会选择家庭放弃自己,可是塔拉想错了,泰勒的想法和她一样,他和他的妻子都站在自己这边,这是塔拉意料之外的事情。

这件事情过后,塔拉求助了大学心理咨询服务,情况比之前好了很多,她又重新投入自己的学业中,在塔拉二十七岁生日那天,她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并且通过了答辩,不久后收到了剑桥大学的确认函,她已经成为了一名博士。

她再次回到了家,此刻的她,心境已经和之前大有不同。

父母拒绝见她,外婆的逝世,和姨妈安琪的会面,这每一件事都让她更加清醒,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她不应该留在大山,她有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权利,她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塔拉。

她接受了曾经的自己,不再为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这是一个全新的自我做出的选择,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