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绕道蒙古部落攻击北京,他不怕关宁铁骑抄他老家吗?

如题所述

皇太极绕道蒙古,从喜峰口入关,长途奔袭逼近北京城,后方空虚,如果关宁铁骑或者皮岛部队,攻击他的老巢沈阳,一旦沈阳被攻下,后金兵可能无家可归。皇太极怎么就敢那么做,他的底气来自哪里呢?

喜峰口疏于防守

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次进攻关宁锦防线,久攻不下,损失严重。此路不通,就会想别的出路,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袁崇焕也预料到皇太极有可能翻越燕山入关,他曾经上书请求崇祯增兵加强燕山关隘防守。当时明廷在关宁锦防线和对付农民军上投入很大,再在燕山关隘增兵,实在有点吃不消,崇祯就没答应。

清兵要从喜峰口入关,事先一定会做一番勘察,发现守军少,防范不严,才敢行动。如果那里有重兵把守,隘口易守难攻,后金部队久攻不下,崇祯会就近调兵增援。后金兵入不了关,崇祯不担心北京安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请求攻打沈阳,他可能会同意。那样皇太极麻烦就大了。

实际情况是,喜峰口几乎等于不设防,后金顺利通过。

围魏救赵行不通

皇太极带着后金主力从喜峰口入关,同时派小部分兵力不断佯攻关宁锦防线,战略意图隐藏得超好。皇太极已经入关了,袁崇焕还不知道,是崇祯调他勤王时他才知道的。

崇祯得到后金兵入关的消息,压力山大,急忙调兵勤王。袁崇焕接到命令,有懂军事的部下就建议袁崇焕采取围魏救赵策略,带兵攻打沈阳。袁崇焕没同意,并迅速做出决定,驰援北京。

后金军逼近北京,崇祯感受到威胁,必然调袁崇焕勤王。袁崇焕是崇祯的臣子,他敢抗旨不遵吗?袁崇焕只能选择进京。

围魏救赵的孙膑,带领的不是赵国的部队,这支部队不受赵国国君约束,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袁崇焕要是抗旨围攻沈阳,崇祯会很生气,后果会很严重。

皮岛战斗力丧失殆尽

皮岛部队大约两万人,后金兵十万左右。皮岛在后金的后方,对后金有牵制作用。从战斗力上看,皮岛部队弱于后金兵。后金兵有大的军事行动,留下两万人对付皮岛部队就可以了。从实际情况看,毛文龙并没有阻止了后金出兵征服蒙古部落和朝鲜,也没有阻止后金兵攻击关宁锦防线,可见毛文龙对后金牵制作用有限。

毛文龙是皮岛的灵魂人物,很有权威,大家都听他的,再加上毛还有点作战指挥能力,皮岛部队还算一只支有战斗力的部队。袁崇焕杀了毛文龙,让毛文龙的儿子接替管理皮岛,部队一分为二,两首领分别是陈继盛和刘光祚。陈刘二人有矛盾,相互拆台,相互争斗。皮岛部队哪还有战斗力。原来后金有军事行动要留两万人看家护院,现在留一万,甚至几千就够了。皇太极从喜峰口入关时,皮岛部队已经不足为虑。

皇太极这次入关,几乎是倾巢而出。袁崇焕带关宁铁骑勤王,战斗很残酷,兵员消耗很大,自此关宁军的实力降低不少,再有勤王任务时,崇祯都不敢调动关宁军了,怕关宁锦防线被攻破。之后,后金又四次派兵翻越燕山入关,但都没这次人多,留下看家的兵,足以保证后方安全,围魏救赵的机会已然不存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