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敬亭山的古诗

如题所述

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只有 一作:唯有)

译文: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注释:

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kuī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zhāo 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yīn ,烟市风帆,极目如画。”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jùn,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tiǎo 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⑵、尽:没有了

⑶、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jiàn 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4)、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政途失意后浪迹江湖中的某一年。詹zhān 锳 yīng 《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dòu主簿 bù 》为前后之作。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 zhǎng shǐ ]昭zhāo》,其中说道:“尔佐zuǒ宣城郡jùn ,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 [ wèi jiè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què 。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天宝十二载,而是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上元二年,李白已岁逾yú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 [ bù lǚ pán shān ]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的时空背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