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酿葡萄酒不能喝?

如题所述

自酿葡萄酒可以喝,但要适量。
过量或者卫生条件控制不好,则会危害健康。比如葡萄的种类、新鲜度、水质、温度不适宜;葡萄消毒不到位;存放时间太长,都会影响酒质,甚至危害身体健康。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三种。
葡萄(学名:VitisviniferaL.)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食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9

虽然利用微生物发酵的酿酒原理听起来简单,世界上各文明古国也都具有数千年的酿酒史,但现代酿酒产业以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是大规模工业化的产物,其中的复杂程度和科技含量还是远超一般民众想象的。

就先拿酿造葡萄酒的原材料来说,大部分普通人并不知道葡萄其实分为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两大种。我们日常吃的巨峰等品种均为鲜食葡萄。

首先酿酒葡萄果穗较紧凑,果粒较小(通常只有鲜食葡萄的一半),果皮厚,果肉少;晚熟,每年也只能结果一次。

其次,鲜食葡萄的农药控制不如酿酒葡萄那么严格,拿鲜食葡萄来酿酒有农药残留的风险,毕竟相较于摄入农药风险小的剥皮食用,自酿的破皮、浸皮过程很可能把果皮上残留的农药带入酒中。

而最本质的区别永远在内在,酿酒葡萄的含糖量和酸度都显著高于鲜食葡萄一倍左右,此外由于酿酒葡萄成熟期较长,果实中积累的单宁和多酚类物质含量也较高。高含糖量带来了发酵后更高的酒精度,而单宁和多酚类则会在发酵过程中转变为醛、酸和酯等风味物质,形成葡萄酒独特的口感。

由于家庭酿制有许多因素无法控制,多余的甲醇等杂醇容易产生和累积,一旦摄入过量就会导致中毒,尤其是视神经损伤。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甲醇主要产生于葡萄果胶的分解产物,葡萄皮与籽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酿酒过程中不用果酒专用酵母发酵,腐败菌易繁殖,也会导致自酿葡萄酒甲醇含量增高。

除了杂醇,自酿过程中由于发酵不完全、品温太高、酒精度太低等原因,还容易造成生花菌、醋酸菌、乳酸菌、苦味菌等杂菌污染 。这些微生物在葡萄酒中生长繁殖, 发生不良的理化反应,不但破坏了葡萄酒原有的风味,还会造成非常大的健康风险。

第2个回答  2020-11-30
因为自己酿的葡萄酒里面没有进行精加工,可能还有很多细菌,所以不能喝。
第3个回答  2020-11-29
自己酿造的葡萄酒,那么里面存在一些嗯消毒的成分,有可能你的这个葡萄对的这个成分不对,那么就会引起中毒,所以自给自足的葡萄就不要喝了。
第4个回答  2020-11-30
自己酿的葡萄酒,只要发酵过程注意卫生,没有染菌,完全正常发酵,做出来的葡萄酒肯定能喝。每年很多网友都在葡萄成熟季节自己家里自酿葡萄酒,密封好放到春节喝,非常舒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