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能够独立阅读,那么还需要家长陪着看吗?

如题所述

亲子共读是一种生活习惯

调查研究表明,在0-5岁的孩子中,有超过一半的孩子没有家长陪伴做亲子阅读,6-8岁以后的亲子阅读比例更少,只有30%左右,而9-11岁的,比例低至17%。

从这个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发布和推行,以及这些年早期阅读的普及,很多爸爸妈妈都意识到了让孩子从小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非常重要。于是几乎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开始亲子共读了。


亲子共读并不是什么任务,而是一种生活习惯。就拿哥哥来说,从一两岁他坐在我腿上听故事,等到学会了拼音会在我洗碗时,在旁边给我读注音版《三国演义》,随着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他就开始拿我的书看,跟我讨论内容

为何建议坚持亲子共读?三个理由难反驳

在《朗读手册》中作者告诉我们:孩子可以听懂故事的程度和孩子自己的阅读程度是两回事。

在群里上课不止一次的建议爸爸妈妈们,即便孩子已经能自己阅读了,也要继续坚持亲子阅读。哪怕一天只抽出20-30分钟时间,也是非常有益的。具体原因有下面这几点。


首先,孩子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不匹配。妹妹学了拼音之后,就开始自己看带拼音的故事书了,不过往往是一张图两行字的“过渡书”。然而因为前期大量的阅读输入,一年级孩子已经能够理解更加复杂的故事,也有更高的认知需求。比如妹妹的拼音能力只能阅读《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文本,她阅读的快感并非来自故事,而是在于用拼音认字。在亲子阅读中,我们就可以读《哈利波特》这样的书。


其次,亲子共读建立家庭阅读的习惯。陪孩子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书里的内容,而是帮他们将读书和温馨舒适的感觉联系在一起,以及建立一种读书的生活习惯。即便他已经能够自己读书,爸爸妈妈完全可以分开来看这两件事情。

最后,让共读成为和孩子沟通的桥梁。建议爸爸妈妈将亲子阅读当做是亲子互动中的一个程序。就像玩游戏一样,即便宝宝1岁就学会自己玩了,但我们还是提倡陪娃一起玩。因为共读中的感情交流是没有办法被取代的,有些父母抱怨不了解孩子,在读书中就某个情节一起讨论,不就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吗?


孩子能自主阅读后,该如何亲子共读?

私信中有位家长问我,我很想要继续和孩子一起读书,但是好像她会自己看书之后,就不愿意亲子共读了。对于已经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宝宝,如果还用之前的方式共读,孩子很有可能会失去兴趣,那么该如何进行自主阅读期的亲子共读呢?

1、让孩子自己选择书籍

给学龄前的孩子读书时,如果宝宝没有特别的要求,我们一般会自己选一本书给宝宝念。随着年龄增长,在阅读方面孩子的自主性会越来越强,如果放手让他们自己选书,慢慢就会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比如哥哥对于航天题材的书总是非常有兴趣,于是我也会跟着他去看关于宇宙和航天飞机的科普书。


2、一边讨论一边读

从书本中获取所需要的知识,陶冶情操只是阅读的一部分功能,给小宝宝读书并且鼓励他们提问题是很好的习惯,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在阅读时思考的能力。孩子已经学会自主阅读时,思维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就可以引导他们去思考书中说的真的对么?如果你是主人公,你又会怎么做?在这样的讨论中,思辨的能力会大步前进。


3、从阅读延伸拓展

有次妹妹在读一本关于动物旅行的故事,背景是东非动物一年一度的迁徙。她看了之后对非洲很感兴趣,问了我好多关于非洲的问题。于是我只能找出一本关于非洲地理的书给她讲。从非洲的地理,她又问到了什么是殖民。

如果让孩子自己阅读,可能她会带着这些疑问读下去,而在亲子共读中,我们可以随时停下来,带着孩子用各种方法去寻找答案,让孩子从一个话题,到另一个话题,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4
不需要家长陪着看,孩子独立阅读,家长不在身边,会让自己更放松,阅读兴致更高。
第2个回答  2020-10-04
如果孩子已经可以独立阅读了,那家长也没有必要陪读,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这些事情。
第3个回答  2020-10-04
如果孩子能够独立阅读,家长有时候可以陪着看,这样会让孩子觉得阅读很有乐趣,也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第4个回答  2020-10-04
孩子如果能够独立的去阅读,家长就不要看着让孩子自己去阅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慢慢的孩子会变得非常的强大,而且也不用父母太操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