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学校的词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答:一、描写学校的词语     

1、喧哗、 欢乐、 整洁、 干净、 嘈杂

2、安静、 洁净、 静悄悄、 亮堂堂

  3、乱哄哄、 绿茵茵、 空荡荡、 空落落

  4、鸦雀无声、 林荫小道、 声情并茂

  5、专心致志、 万紫千红、 哄堂大笑

  6、春色满园、 欢声笑语、 全神贯注

  7、三五成群、 款款清歌、 茁壮成长

  8、美不胜收、 景色迷人、 宽敞明亮

  9、青山碧水、 热闹非凡、 热闹欢腾

  10、歌声嘹亮、 蔚为壮观、 奋发向上

  11、窗明几净 、五彩缤纷 、整洁大方

  12、书声琅琅、 洒满阳光 、人声鼎沸

  13、玉宇琼楼、 朝气蓬勃、 冉冉升起

  14、生机勃发、绿草如荫、 垂柳依依

  15、清香四溢、 绿树遮掩、 别具一格

二、描写学校的句子    

1、虽然已经是深秋,但太阳仍旧天天上班,给予植物足够的光和热,使它们能够在寒冷的深秋依然长得很好。

  2、夏天来了,花园里花繁叶茂。花丛里,有凤仙、月季、芍药等,一枝比一枝美呢。小草们不服气了,好像在抗议:我们才是最好看的!大树伯伯们听了,仿佛说:你们啊,各有各的优点,但你们都没有我神气。我知道,夏天的每一株植物都是最漂亮的。

  3、仲夏的午后,金色的阳光经过教学楼旁那一排挺拔葱郁的水杉枝叶筛滤过后,照进教室的玻璃窗来,分外的亮丽。

  4、谁说校园生活百般枯燥,谁说校园的一切充满无奈。看我的校园:校园生活时时处处充满色彩,时时处处充满欢笑。因此,我要说:“我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

  5、我们的校园生活似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它欢快地奔流着,时时泛起一朵朵晶莹的浪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我们的校园生活在无声的岁月中为我们点缀了一幅幅人生的画面,使我们的人生路上充满欣喜与充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9
巍巍学府、百年沧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言传身教、书声琅琅 、整洁等。1、巍巍学府解释:形容学校崇高伟大,是国家的高等学府示例:巍巍学府人才辈出,骄人的高考成绩执信中学高考。2、百年沧桑解释:百年的风风雨雨,比喻经历或阅历丰富示例:百年沧桑,风雨洗礼,一朝回归,万民欢庆,澳门领土,祖国血肉,血脉情深,岂容践踏,河山统一,江山笑颜,展我雄风,兴我中华!3、有教无类解释: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示例: 孔子当年认为弟子不分贫富,而有教无类,据说他的高徒颜回家里就很穷。4、因材施教解释: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示例:蒋老师的教学很有特色,不但讲得深入浅出,而且还注意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言传身教解释: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示例:好的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领导大家共同奋斗。6、书声琅琅解释:形容读书声音响亮。示例:上课了,燥热的空气里,校园书声琅琅,处处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息。下课了,没有多少人会在教室里乖乖坐着。操场上满是在奔跑游戏的人群,欢叫声、嬉戏声凝成一片,同学们大汗淋淋。7、整洁解释:规整而洁净。示例:维护社区整洁,是每个居民们责无旁贷的事。扩展资料:词语来源西周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西汉时学校分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地方上置学宫。唐时代办学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辛亥革命以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第2个回答  2022-06-29
巍巍学府、百年沧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言传身教、书声琅琅 、整洁等。1、巍巍学府解释:形容学校崇高伟大,是国家的高等学府示例:巍巍学府人才辈出,骄人的高考成绩执信中学高考。2、百年沧桑解释:百年的风风雨雨,比喻经历或阅历丰富示例:百年沧桑,风雨洗礼,一朝回归,万民欢庆,澳门领土,祖国血肉,血脉情深,岂容践踏,河山统一,江山笑颜,展我雄风,兴我中华!3、有教无类解释: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示例: 孔子当年认为弟子不分贫富,而有教无类,据说他的高徒颜回家里就很穷。4、因材施教解释: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示例:蒋老师的教学很有特色,不但讲得深入浅出,而且还注意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言传身教解释: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示例:好的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领导大家共同奋斗。6、书声琅琅解释:形容读书声音响亮。示例:上课了,燥热的空气里,校园书声琅琅,处处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息。下课了,没有多少人会在教室里乖乖坐着。操场上满是在奔跑游戏的人群,欢叫声、嬉戏声凝成一片,同学们大汗淋淋。7、整洁解释:规整而洁净。示例:维护社区整洁,是每个居民们责无旁贷的事。扩展资料:词语来源西周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西汉时学校分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地方上置学宫。唐时代办学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辛亥革命以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第3个回答  2022-06-28
巍巍学府、百年沧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言传身教、书声琅琅 、整洁等。1、巍巍学府解释:形容学校崇高伟大,是国家的高等学府示例:巍巍学府人才辈出,骄人的高考成绩执信中学高考。2、百年沧桑解释:百年的风风雨雨,比喻经历或阅历丰富示例:百年沧桑,风雨洗礼,一朝回归,万民欢庆,澳门领土,祖国血肉,血脉情深,岂容践踏,河山统一,江山笑颜,展我雄风,兴我中华!3、有教无类解释: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示例: 孔子当年认为弟子不分贫富,而有教无类,据说他的高徒颜回家里就很穷。4、因材施教解释: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示例:蒋老师的教学很有特色,不但讲得深入浅出,而且还注意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言传身教解释: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示例:好的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领导大家共同奋斗。6、书声琅琅解释:形容读书声音响亮。示例:上课了,燥热的空气里,校园书声琅琅,处处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息。下课了,没有多少人会在教室里乖乖坐着。操场上满是在奔跑游戏的人群,欢叫声、嬉戏声凝成一片,同学们大汗淋淋。7、整洁解释:规整而洁净。示例:维护社区整洁,是每个居民们责无旁贷的事。扩展资料:词语来源西周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西汉时学校分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地方上置学宫。唐时代办学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辛亥革命以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第4个回答  2022-06-29
巍巍学府、百年沧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言传身教、书声琅琅 、整洁等。1、巍巍学府解释:形容学校崇高伟大,是国家的高等学府示例:巍巍学府人才辈出,骄人的高考成绩执信中学高考。2、百年沧桑解释:百年的风风雨雨,比喻经历或阅历丰富示例:百年沧桑,风雨洗礼,一朝回归,万民欢庆,澳门领土,祖国血肉,血脉情深,岂容践踏,河山统一,江山笑颜,展我雄风,兴我中华!3、有教无类解释: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示例: 孔子当年认为弟子不分贫富,而有教无类,据说他的高徒颜回家里就很穷。4、因材施教解释: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示例:蒋老师的教学很有特色,不但讲得深入浅出,而且还注意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言传身教解释: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示例:好的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领导大家共同奋斗。6、书声琅琅解释:形容读书声音响亮。示例:上课了,燥热的空气里,校园书声琅琅,处处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息。下课了,没有多少人会在教室里乖乖坐着。操场上满是在奔跑游戏的人群,欢叫声、嬉戏声凝成一片,同学们大汗淋淋。7、整洁解释:规整而洁净。示例:维护社区整洁,是每个居民们责无旁贷的事。扩展资料:词语来源西周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西汉时学校分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地方上置学宫。唐时代办学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辛亥革命以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