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历史上出现过人口大迁移,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如题所述

北魏是中国少数民族拓跋建立的正统王朝。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于386年建国,首都在乐圣(今内蒙、灵儿),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拓跋氏自建都前后,就大规模地将北方各地的人迁徙到北京平城附近。据舒威记载,从拓跋拓跋定居北方(今雁门关以北)到孝文帝拓跋袁弘迁都洛阳,共170多年,有18次人口大迁徙,总迁徙人口超过百万。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北魏的这一次人口迁徙不仅对北魏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融合。同时,通过大量的人口迁移,平城附近的广大地区得到开发利用,平城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封建王朝虽然也搞强制人口迁移,但规模小,一般只开发荒地和边疆。与前朝不同,拓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既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也有特殊的社会原因。主要原因是其政治因素大于经济因素。

拓跋氏是鲜卑族,是继匈奴、乌桓之后崛起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游牧民族。早在东汉时期,鲜卑人就与汉人有过接触,一度南下大同地区。西晋时期,一些鲜卑人开始在雁北和大同地区定居,并与金朝进行友好往来。

晋永惠帝第四年(310年),当时的鲜卑民族领袖拓跋拓跋在被西晋大败的刘坤的请求下出兵支援匈奴刘渊,使拓跋成为大汗。从此鲜卑人占领了雁门关以北的土地。

自从西晋把雁门关以北的土地给了鲜卑人,他们就把这里的居民迁到雁门关以南,使得北方的土地人口锐减,农村荒芜。拓跋珪要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权力,必须补充这个地区的人口。所以拓跋鲁占领北方土地后,首先将十万鲜卑人迁到大同。

从史书记载来看,这次迁徙是拓跋人口第一次也是最大一次迁徙到雁北和大同。对拓跋氏在平城建都,进而统一北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拓跋珪建立平城都城之前,考虑到这里人口少,提前有两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有一次,第六年(391年),拓跋珪把3000多匈奴人从凉州迁到了马邑(今山西朔州市);第二次是在天兴元年(398)初。拓跋珪攻打后燕后,从山东柳州和土河、朝鲜和杂邑、白公等地迁来十余万民间官员到平城。这两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为平城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拓跋珪建都平城后,有十五次人口迁徙,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统治,发展经济。鲜卑民族原本是游牧民族。进入中国北方后,逐渐接触到先进的农耕文明。为了统一被征服的北方国家,拓跋必须接受这个地区先进的生产关系。

所以拓跋把全国各地被征服的官员、民众和熟练的工匠迁到平城、京畿道地区,一方面方便了控制和统治,防止了对民众的反叛;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可以带到京畿道,以发展京畿道。而这种人口迁徙完全是军事掠夺,完全不同于其他封建王朝借助行政命令的手段。

据史料记载,在数百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以上。主要少数民族有鲜卑、高车、匈奴、定陵和高丽。

这么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平城地区成了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连接地带。在这里,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遇,极大地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依赖,通过通婚逐渐自然融合。

北魏是鲜卑人在北方建立的政权,在南北朝时期属于北朝。著名的淝水之战后,鲜卑族首领拓跋珪利用前秦内部的动荡和人心的变化,在牛川建立了魏国。公元493年以前,北魏的都城一直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当时处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界处。气候寒冷,干旱少雨,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不像南方中原腹地,气候宜人,富饶肥沃,人口众多,税收充足。为了北魏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孝文帝拓跋宏计划了一个庞大而冒险的计划,要迁往洛阳。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三大原因及根本目的

迁都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复杂而危险的事情,既费钱又费力。稍有不慎就会震动京城,从老京城搬到新都。平城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政治世家门阀势力将重新洗牌,可想而知,迁都阻力巨大,危险重重。然而,孝文帝拓跋宏不顾大多数鲜卑贵族大臣的强烈反对,仍然坚持迁都洛阳。迁都洛阳主要有三个原因:

北魏有个残酷的制度:你儿子死了。拓跋弘当皇帝立拓跋弘为太子时,拓跋弘的生母被赐死,主要是为了防止母贵,然后外戚掌管政治。拓跋宏是由她的祖母冯太后带大的,所以她非常尊敬冯太后。冯太后是汉族人,出生于北岩王室。在冯太后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严格的教育下,孝文帝拓跋宏从小就对中国先进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涉猎了数百部历史传记,他的诗和诗词都是即兴创作和口述的,没有发表过一句话。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不同于其他强烈排斥或反抗汉文化的鲜卑人。相反,他心中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更高。

在冯太后摄政时期,他主要推动了中国式的改革,从颁布“半封路”到“统一土地令”再到“三长制”。孝文帝看到了北魏在推行中国式改革方面的全部成就,全国从不稳定的鲜卑部落模式转变为稳定统治的汉族集权模式。难怪冯太后崩溃后,孝文帝继续推行汉化改革,既继承了太后的意志,又明白了汉化的好处。

北魏建国初期,为了防止漠北游牧民族的入侵,在平城北部边境设立了沃野、怀硕、吴川、复明、柔宣、黄槐等六个军事重镇。六镇的地位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都城平城的安全和皇帝后代的生命安全。六镇守备将领大部分是鲜卑贵族充任,大部分是鲜卑和汉人的强势家族。

举个例子证明六镇有多厉害。关陇集团是北魏六镇重组演变而来的。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的祖先都来自这个群体。高欢出生在淮朔镇,和杜来自吴川镇,隋文帝和李渊的祖先来自吴川镇。六镇为军事集团,平城有鲜卑贵族政治势力。如果两股势力联合起来,换个人做皇帝也不难。当时北方草原的柔然在北魏的接连打击下日渐衰落,六镇的重要性也随之下降。为了巩固北魏政权,促进鲜卑与汉人的交流融合,统治大部分汉人更方便,迁都南方是最好的选择。

俗话说,打仗容易,防守难。鲜卑人马上取天下,却不能马上治理天下。鲜卑人先后建立了颜倩、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北魏、南梁、吐谷浑、北周等多个国家,但都没有长期存在。原因有很多。鲜卑贵族太强,汉人比较弱。在汉人领地玩蛮夷控夏很奇怪。

孝文帝明白,北魏要想更稳定地生存下去,就必须依靠中原汉族士族的力量。官僚们不得不持续稳定地收税,以维持正常运作。汉族官僚在这方面做的更好,更有经验。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大力推动鲜卑贵族与汉人士卒联姻,率先招募汉人士卒的女儿充任后宫,并大量任用汉人士人的官僚,如王肃……等。这些措施紧密团结了周围汉族士绅的力量,汉人的心转向了魏国,使得北魏在中原的统治更加稳固。

孝文帝迁都洛阳,从推行汉化改革到远离鲜卑贵族势力,再到培养忠于魏国的汉家,原因有三。这些原因进一步总结和深化,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拓跋宏皇帝迁都洛阳,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大量鲜卑人定居洛阳,改变习俗,积极融入汉人的文化环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鲜卑人与汉人的差距,促进了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但命运让人欢喜,有大才大努力的孝文帝活不到32岁,英年早逝,未能彻底解决北方六镇的地位和身份留下的问题。在宣武帝统治后期,继承人、外戚都是专制的,政府也是昏庸的,这给了这六个城镇反叛的机会。公元524年,六镇相继造反,导致河北兵变。北魏统治基础动荡,在拓跋弘死后35年去世。公元534年,分为东魏和西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4
首先是因为国家动荡、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所以出现人口大迁移。其次是连年的战乱,粮食不够吃,很多时候百姓食不果腹,所以迁移。
第2个回答  2021-03-14
北魏时期,四处割据混战,连年战争,在当时,大部分人活不下去了,因此,出现了大部分人往南方迁移的现象。
第3个回答  2021-03-14
因为北魏当时要迁都,所以才有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