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是怎么形成的?

如题所述

自古以来,人们对河流就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古老的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依山傍水居住,不少村庄、城镇就建在河边,甚至随着河流的变迁而兴亡。世界上古代文明的发祥无不与河流相关。九曲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非洲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的恒河,也分别孕育了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灿烂文化。

它们在陆地表面纵横交错,蛛网般地分布着,是陆地表面水流和泥沙输移的主要通道,那些干流就好比地球身上的大动脉,那些细细的支流如同毛细血管,不断给大地带来新的“血液”,滋润着地球上的生命。有的浩浩荡荡,奔向海洋;有的越流越窄,最后消失在沙漠中;有些河流像捉迷藏一样,一会儿钻入地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会儿又在什么地方淳淳而出;有的河流“行踪”不定,经常改道;有的河流含沙量大,有的河流含沙量小;有的河流形如“九曲回肠”,还会自然截弯取直等等,可谓各式各样。这些都与河流所流经地区的地形、气候密切相关。

可是这么多特性各异的河流,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它们最初的模样有着相同的成长过程。它们的形成靠的并不是人力,而是自然的力量。

一般来说,形成一条河流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有经常不断地流动着的水,②水在其中流动的“槽”。

然而,陆地上成千上万条河流,昼夜不停地流着,其水源是从哪儿来的呢?河流的水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科学上叫河流的补给。

首先,雨水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最重要的水源。我们知道,海洋和陆地表面都不停地进行着水分蒸发,而后把水蒸气送入大气,大气中的水汽9/10以上以降水形式落回地面,进而影响河流的流水。

河槽上空的降雨,可直接加入江河的水流中,但河槽的面积毕竟是不大的,所以河槽上降雨的补给常常是微不足道的,一旦降雨停止,这种补给也就立刻消失。

事实上,河流的降水补给,主要是来自它的广大的集水区域。那些没有直接降落到河槽内的水,并不立即产生径流,而是首先消耗地面上的植物截留、地面下渗、填洼及蒸发等。降雨被植物截留的现象叫植物截留,植物截留的水量不大,它将被蒸发掉。雨水从地面向下不断地渗入土壤的过程,叫下渗。当降雨满足下渗之后,将形成地面积水,蓄积于地面洼地,称为填洼。随着降雨的继续进行,满足填洼后的水开始沿着地面流动,称为地面径流。

在一次降雨过程中,由于各处的植物截留量、下渗量和填洼及蒸发量的不同,地面径流出现的时间、地方有先有后。开始出现的地面径流在坡面上呈面状流动,称为坡面漫流。在漫流过程中,坡面的水流一方面直接接受降水的直接补给,另一方面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因蒸发而消耗。如果降雨很大或降雨时间很长,地面径流就能最终注入河网。这种补给常常在雨后还能持续一段时间。

都说“河流是气候的产物”,而事实上,降水的多少和降水的方式对河水变化影响很大。一般是降水量多的地方,河流水量也大;降水量少的地方,河流水量少。我国气候属于季风气候,全年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夏、秋两季。所以夏秋两季,河流常常形成洪水,带来洪涝灾害。在少雨或无雨的冬季,江河水量显著减少,出现一年中的枯水期,有的河流甚至出现断流现象。

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也影响着河水。比如说,地面的蒸发,如果降水的大部分被蒸发掉了,那么流到河里的水量自然要大为减少。有些地方每年降水量的60%~70%成为河水,但另一些地方则只有30%~40%成为河水。这种差别,取决于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质、植物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降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热带和温带地区,降雨是主要形式;在寒带和高山地区,降雪为主要形式。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降水降到地面之后,都可成为河水的来源。

季节性积雪的融水,是河水的又一来源。有些河流,由于春季集水区内积雪的融化,补给河流,使河水流量大增形成春汛,有些地方将之称为桃花水。这种积雪补给河流的水量,受冬季积雪厚度的影响。由于冰雪的融化受气温高低的制约,所以,一般说来,一年中七八月气温最高,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也出现最大值,而在冬季则会出现河流的枯水期。

松花江

有些山区的湖泊,也常成为河流水的来源。长白山天池,水面恬静、群峰环抱,天池北面,有68米高的瀑布,飞流而下,成为松花江的源头。

地下水也是河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尤其在枯水季节,降水稀少,河流中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出现地下水位高于河流水位的情况,这时,地下水补给占很大比重。

除以上所说的河水的几种补给来源外,还有沼泽水和冰川融水的补给。

一般说来,一条河流的补给水源往往是多方面的。例如长江,它既有雨水的补给,也有冰川、湖泊、沼泽等补给水源。补给水源还因季节和地域不同而变化。在一年中,冬季降水少,多数河流只能从地下水得到补充;春季既有降水,又有冰雪融水;夏秋季则几乎全部以雨水为主要来源。不过,在地域上也有很大不同,往往在河流的某一段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而另一段则以雨水补给为主。

构成河流的另一个基本条件是容纳水的河槽,又称为河床。河槽是经常有河水流动的“槽”。槽的塑造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经过了水流的成年累月的辛苦劳作。

雨滴落到地面上,经过一段时间,产生了地面径流。在地面比较松软的地方,就慢慢地冲出一条小沟来,在小沟里形成细流。经过数次雨水的冲刷,小沟越来越大,这样的小沟也越来越多。逐渐地,相邻的小沟不断扩展汇在了一起,汇合后的水流量大了,冲刷力也随之增强。后来,小沟扩大成了溪涧,许多溪涧汇集起来,就成了江河。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西部,面积达1586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其湖形成较晚,与黄河趋向东南有密切关系,是由淮河以南的几个湖演变而成的。之所以如此,则是金元以后黄河夺淮入海,淮河下游被淤塞,形成黄淮倒灌的结果。在而后的明清两代,人们在洪泽湖的东南修筑高家堰,以抬高洪泽湖的水位,借湖水济运,这就使位于淮河右岸的洪泽湖终于扩展到它的左岸,淮湖合为一家。由于清代前期“蓄清敌黄”,这便使位于湖滨的泗州城(盱眙北洪泽湖中)遭到了灭顶之灾,终于被汹涌的湖水所吞没。明代的祖陵本来高出泗州城二丈三尺有余,也难免被淹没的命运。现在每当淮河流域干旱缺雨时,洪泽湖水位便下降,这时泗州城垛和明祖陵石人石马均可露出水面。

在乾隆以后,由于黄水倒灌的结果,洪泽湖东北一带淤成平陆,清水出路不畅,遂不得不“借黄济运”。这样以来,不仅使淮扬之间运河逐渐淤塞,而且洪泽湖继续扩大,向低洼地区倾泻,遂形成今天的成子湖。

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面积达2820平方千米,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记载的洞庭平原上的河流基本上都是单独入江来看,可以知道直到汉晋以前,洞庭湖尚未形成。西汉时,湘、资、沅、澧四水,没有一条是入湖的,都是直接流入长江。东汉三国时,除湘、澧二水单独入江外,资水和沅水交汇后注入湖中,再东北入江。

汉晋以后,由于洞庭平原的继续下沉和荆江地区由北向南的掀升性运动,以及松滋一带的拗折线,造成长江向南分流,使洞庭湖由原来的一个小湖发展成为具有广阔水面的大湖,上述四水均注入洞庭湖,于是在唐代以后直到清代前期,洞庭湖继续扩大。今华容、常德、沅江、岳阳之间都属于它的范围。我们知道,唐宋诗文中称“八百里洞庭”,浩翰无际。然而长江泥沙大量倾注,湖底都显著淤浅,水面不断扩大只是暂时现象。每当长江和沅、湘、资、澧诸河来水减少时,湖面缩小,沙滩便也在此时出露出来。南宋时又不断围湖造田,直到清代道光年间,“陂泽尽为陇亩”,洞庭湖周围成为水患最严重的地区。

洞庭湖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原因除了地质地貌条件和新构造运动影响外,其实同长江来水来沙情况也有密切关系。在清代前期仍然水面浩淼的洞庭湖,到现在不过一二百年,大部分湖盆已被淤平,这正是由于长江流域“穷山穷谷,石陵沙阜,悉尽垦辟”及沙石“随雨流注,逐波转移”、“平湮湖洋,远塞江河”的结果。人为地修堤筑垸,与湖争田,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昔日方圆八九百里的洞庭湖确已奄奄一息了,沧桑之变,实堪惊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7

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