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刮”一阵健康风?

如题所述

爱看电影的朋友应该知道《刮痧》这部电影,电影中正是因为美国人不懂得中国的刮痧治疗方法,而认为是虐童的行为,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当然,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中医的一些传统治疗手法受到国外医学界的关注,其中也就包括了刮痧。

刮痧,做为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它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刮试经络穴位,使得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其实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不仅仅包括健康保健预防,还包括了治疗和预防疾的功效。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所谓的卫气,就是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灵枢·本脏》中提到“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

健康人常做刮痧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刮痧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精神紧张、忧思郁结,或多食肥甘、饮酒过度,使肝肾阴阳失去平衡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有一定的遗传性。在治疗上,除应用各类降压药物以外,可采用中医的刮痧疗法,有一定的效果。

刮痧取穴部位:

百会(头顶部)。

天柱(项部,哑门穴向外旁开1.3寸处)。

风池(项部,风府穴两旁凹陷处)。

肩井(肩胛骨与锁骨中间、缺盆上)。

风市(膝上七寸,在腿外侧正中线上)。

曲池(屈肘时,肘横纹外端凹陷处)。

人迎(颈部,平结喉两旁一寸五分)。

足三里(外膝眼穴下三寸)。

刮痧治疗腹痛

腹痛是指脘腹和少腹的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伴发于多种脏腑疾患,如急慢性肠炎、肠痉挛、肠神经官能症等。引起腹痛的病因很多,范围很广。平时爱吃生冷的朋友容易导致寒凝气滞,寒邪内积。或者是因为晚上睡觉不注意保暖,致以于脐腹感受外寒导致气机痹阻不通,从而引起的腹痛。还些人因为暴饮暴食并且常常吃一些味道重的辛辣的事物,导致食积化热,滞留肠道,腑气通降不利,遂成腹痛。脏腑阳虚脾肾阳虚,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温养脏腑经络,也可以导致虚性腹痛。 腹痛的刮痧治疗方法:

刮足太阳膀胱经:从膈俞穴处沿脊柱两侧向下经肝俞、脾俞、胃俞刮至小肠俞穴处;刮腹部中脘、天枢及关元等穴处。 刮足阳明胃经:由梁丘穴处刮至足三里穴处;刮足三阴经:由膝关节内侧阴泉及曲泉穴处,沿小腿内侧经三阴交,刮至太溪穴处。 随症加减:寒邪腹痛者加刮委中、尺泽等穴;积食者加刮下脘、梁门穴处;肝郁者加刮太冲、内关等穴处;阳虚者加刮命门、气海穴处。 注意事项:

对于腹痛剧烈,伴有腹肌紧张等症时,应注意与急腹症相鉴别,如有胃肠穿孔、腹膜炎等急腹症时,暂不刮痧治疗,应及时送医院急救治疗。 慢性腹痛刮痧疗效较好。刮痧同时还可根据病因采用中、西药物对症治疗。 腹痛病人应注意避免寒邪入侵,禁暴饮暴食,保持情绪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