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怎样才能考好?

各位看到的兄弟,请你们帮我回答一下!

适度的情绪焦虑能促进临场的发挥,但过度的焦虑就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如:考试时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过程不清晰等。那么,如何调节好考前情绪?有几点建议:一是正确认识考试。中考只是对学习状况的一次检测,这次考试的成败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二是对考试结果的期望要恰当。考试的竞争对手主要是考生自己,只要已竭尽全力,便问心无愧。三是不要随意预测考试结果。考试失败是对考试结果的一种预测。而这种预测是无谓的分散精力,会加重心理压力,会对考试产生消极干扰,因此,这种结果的预测不是考试前要思考的问题。四是面临考试要充分相信自己平时的积累。有的考生由于过于担忧自己的复习准备,临考前仍然“开夜车”、“搞题海战术”等,如此会使大脑负荷过重,导致考试时大脑兴奋与抑制失调,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考前要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不对自己求全责备,既会紧张学习,又会享受娱乐,有张有弛,这对保持身心的平衡是具有适度情绪的关键。
一是自我暗示减压法。在焦虑、紧张和烦躁时,不防自我鼓励一下,对自己说:“该复习的我都认真复习了,还怕什么呢?考试的内容无非是这些复习过的东西。”“和别的同学相比,我花的工夫一点也不少,在竞争中我并没有落后,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紧张呢?”二是肌肉放松减压法。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以轻松的姿势坐好,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依次紧张肌肉、放松肌肉,然后感受肌肉由紧张到放松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一定要持之以恒,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钟。三是焦点转移减压法。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或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有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四是过渡性减压法。考前一周应该慢慢减少学习强度和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法来缓解压力。
在考试之前做好知识能力、应试技巧、生理、心理、物质等各方面的准备。考试前3天必须检查交通工具的行驶状况,如果坐公共汽车的应把意外情况考虑在内;考试前2天仔细检查必备的用品,如计时表、钢笔、铅笔、三角尺、圆规、橡皮等,如有问题应及时解决;在考前把所有应试用品(含准考证)装在一个透明而结实的小塑料袋里;考前必须熟悉考场,如考场离家有多远?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最安全快捷?路上需要多长时间?自己的考场在哪?座位在哪?学校购买文具或饮食品的地方在哪?考生熟悉这些情况后会有信心和安全感。二是提前进考场,从容自如地迎接考试。三是考试时不要想可能得多少分,那样做会加重心理负担,影响考试成绩。四是考试期间,每考完一门交卷后应尽快忘掉考试内容,不要去对答案、算分,以免引起心情紧张,影响下一场考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8

我是一名大二的医学生,关于期末考试,我想谈谈我经验。

对于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言,如果给自己的目标设为不挂科就行,那么这个目标很容易实现。但如果想要冲刺高额奖学金,评奖评优,除了下一番苦功夫,复习也需要一些技巧。

大学生脱离了老师和父母的压制性监督,完全靠自己的自制力。说实话,我的自律性也常常达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生理课和生化课的老师讲课都是看自己的课件,我们常常连书的第几页都不知道,一学期下来,期末考试全靠考试月的冲刺。

关于生化那本蓝色生死恋,巨厚无比,良好的催眠功具。所以我选择看老师的课件,还买了一本直走青春。首先看PPT,流程图以及各类读不下来的酶略看,重点记总结性的句子。当发现有名词解释时,对照直走青春,殊途同归,来个“井冈山会师”。再把看过去的重点知识点先默背,再默写补充到直走青春上。

课件全部过完一遍之后,翻开笔记满满的直走青春,开始背诵。每一单元都是这样,医学生理科的知识点大多需要理解,所以我选择默背。等到把所有的单元都整理好,再背第二遍,毕竟学得快,忘得也快。直走青春上,后面有好多选择题,刷题就可,越多越好。最后我生化只靠期末冲刺考了90分。

其他科的复习方法大同小易,都是要通看课件,保证知识的大纲自己都是掌握的,然后再刷选择题库,多多益善。大家都要放平心态,祝期末考试大家取得好的成绩!

第2个回答  2022-01-06

    分步阅读

    一个人从读书到参加工作,或者是参加工作过程中,一定会参加很多次考试。当然,每次考试,都希望考出好成绩。那么,在考试中如何才能考出好成绩?以下是小编提供的经验,希望能为朋友们提供借鉴。

    在平时要认真学习、复习。你只要在平时认真学习,系统复习,扎实掌握了知识,一般情况都能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

先做容易的题目再做难的题目。一张考试试卷,有容易的题目,也有比较难的题目,在作答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先易后难的方法,这样才能顺利考出好成绩。

    在答卷时一定要认真作答。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做题,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马虎,千万不能三心二意。

    做题的过程中认真合理分配好时间。考试时,要充分考虑做题目的时间。容易的题目,要快速准确做好。比较难的题目,要适当给予充足的时间做好。

    答题完毕一定要认真检查。一张试卷的题目做好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一定要认真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纠正明显的错误。

    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舒畅、积极的心情。无论考试题目怎样,一定要快速调节好心情,要克服好畏难情绪,在考试中保持舒畅、积极的心情。

第3个回答  2022-03-03
1/3
平时学习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这样做能保证在学习时有充沛的精力。

2、要注意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能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寻找并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3
考前复习

1、复习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知识和重点题型。

2、复习积累本、错题本上的知识和题型。

3、重视课本,考前一定要找时间再过一遍课本。

4、复习以前的月考题,期中、期末考试题。

5、不懂的问题及时解决,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等。

6、独自复习和多人合作学习相结合。独自复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查漏补缺,但时间长了容易降低学习兴趣而导致复习效果下降;多人合作学习虽然针对性不强,但在和同学讨论题目的过程中能加深记忆、提高学习兴趣,做难题时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3/3
考试过程中

1、遵循“先易后难”的做题策略。从最简单的题开始做起。

2、学会“取舍”。考试中的偏、难、怪题要大胆取舍,该放弃的要放弃,以便给其它考试题目节省时间。

3、心中对考试时间有个大致的安排,比如语文考试时给作文留下多少的写作时间,对需要填涂机读卡的还要预留一定的涂卡时间等。

4、审题要细心、做题要专心、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5、如果做完考试题目后还有时间,最好把自己会做又容易出错的题目再检查一遍。
第4个回答  2022-02-15
1/3平时学习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这样做能保证在学习时有充沛的精力。
2、要注意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能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寻找并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3考前复习
1、复习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知识和重点题型。2、复习积累本、错题本上的知识和题型。
3、重视课本,考前一定要找时间再过一遍课本。
4、复习以前的月考题,期中、期末考试题。
5、不懂的问题及时解决,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等。
6、独自复习和多人合作学习相结合。独自复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查漏补缺,但时间长了容易降低学习兴趣而导致复习效果下降;多人合作学习虽然针对性不强,但在和同学讨论题目的过程中能加深记忆、提高学习兴趣,做难题时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3/3考试过程中
1、遵循“先易后难”的做题策略。从最简单的题开始做起。
2、学会“取舍”。考试中的偏、难、怪题要大胆取舍,该放弃的要放弃,以便给其它考试题目节省时间。
3、心中对考试时间有个大致的安排,比如语文考试时给作文留下多少的写作时间,对需要填涂机读卡的还要预留一定的涂卡时间等。
4、审题要细心、做题要专心、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5、如果做完考试题目后还有时间,最好把自己会做又容易出错的题目再检查一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