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1、1π=3.14、2π=6.28、3π=9.42、5Pπ=12.56、6π=15.7、7π=18.84、8π=21.98、9π=25.12、10π=31.4。

2、π约等于3.141592654。

3、圆周率用希腊字母 π(读作pài)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4、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而用十位小数3.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

5、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数点后几百个位。

扩展资料

圆周率的历史

圆周率

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

实验时期

1、一块古巴比伦石匾清楚地记载了圆周率=3.125。 

2、同一时期的古埃及文物,莱因德数学纸草书也表明圆周率约等于3.1605。

3、英国作家JohnTaylor在其名著《金字塔》中指出,造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胡夫金字塔的周长和高度之比等于圆周率的两倍,正好等于圆的周长和半径之比。

几何法时期

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阿基米德通过复杂的计算后得出,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分别为223/71和22/7,并取它们的平均值3.141851为圆周率的近似值。

分析法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利用无穷级数或无穷连乘积求π,摆脱可割圆术的繁复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机时期

1、2011年10月16日,日本长野县饭田市公司职员近藤茂利用家中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10万亿位,刷新了2010年8月由他自己创下的5万亿位吉尼斯世界纪录。

2、56岁的近藤茂使用的是自己组装的计算机,从10月起开始计算,花费约一年时间刷新了纪录。

刘徽割圆术

圆内接正六边形,逐次分割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为3.141024。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