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说三种动物不能吃

如题所述

孙思邈说雁、狗、鲤三种动物不能吃。

《孙真人卫生歌》中说到: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水中的鱼类,都是有灵性的。大雁守秩序,狗狗有情义,黑鱼知礼节,可是人类无礼无义反而要吃它们,于是道教形成了“三厌”之戒的传统。

人物介绍: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的邀请,与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唐新本草》。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高有病,恳请返回故里。永淳元年(682年),与世长辞。

人物生平:

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541年),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只是后来身患疾病,经常请医生治疗,花费了很多家财,于是,他便立志从医。孙思邈少年好读,天资聪明,7岁的时候,就认识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据《旧唐书》载,西魏大臣独孤信对孙思邈十分器重,称其为“圣童”。18岁时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到了20岁,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精通道家典籍,被人称为“圣童”,开始为乡邻治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