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评价王羲之书法“力屈万夫,韵高千古”怎么理解

如题所述

“力屈万夫,韵高千古。”书法作品是否给人以力量的美感,关键在于笔力的遒劲与否。“力”又指书家的功力。沉着而痛快的笔力不但能够体现作书者脚踏实地的治学作风,同时也体现书者胸次廓彻的豪放气度。因此,“力”又能够展现出书者自由创造美的精神境界。

  王羲之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刘熙 (东汉末期经学家)

刘熙(生卒年不详,约生于160年左右),或称刘熹,字成国,北海(今山东昌乐)人,官至南安太守。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生当汉末桓、灵之世,献帝建安中曾避地交州。据陈寿《三国志》说,吴人程秉、薛综、蜀人许慈都曾从熙问学。著有《释名》和《孟子注》,其中《释名》是我国重要的训诂著作,在后代有很大影响。 刘熙的《孟子注》,今已不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26
书法的力度无人可比,(万夫指众人)
书法的神韵前所未有。(前无古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9-26
入木三分,笔若游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