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际企业库存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当前比较实用的传统库存管理方法

  1. ABC库存分类管理法

  这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根据仓库中库存物资的价值把所有物资分为三类。种类数量少,但价值大的物资为A类,为重要物资。这类物资应重点管理,严格控制库存,进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但占用的资金却很少的物资为C类,是不重要的物资,一般进行简单的管理控制;其它的物资归为B类,种类数量和资金占用均介于A类和C类物资之间,采取折中管理方法,进行一般的管理控制。

  但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并非尽善尽美,在实际生产中,库存物资的价值并不等同于其在生产中的作用。有的物资虽然价值比较低,但在生产中却起关键性的作用;有的物资价值很高,却不是生产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根据关键因素进行评估和管理是另一种比较有效的库存管理方法。

  2.关键因素分析法

  根据库存物资在生产经营中所起关键性的大小,把它们划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最高优先级、较高优先级、中等优先级、较低优先级。不同的级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管理要点:最高优先级物资不允许缺货,因为它是生产中的关键因素,偶尔的缺货都会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为了保证供应,一般和此类物资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结为战略合作伙伴。较高优先级物资允许偶尔缺货,因为基础性的物资在市场上有较多的供应商,可以很快的做出选择。中等优先级的物资,在生产中比较重要,但不是关键因素,因此它的缺货不会对生产带来决定性的影响,可以在合理范围内缺货,其需求可根据生产进度计划进行计算,这也是降低库存管理成本的一种方式。

  关键因素分析法相对较适用于生产性的企业。对于销售型企业,如家乐福、沃尔玛,进行关键因素分析就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可以根据商品的月销售天数(即这种商品一个月中有多少天都有销售)作为划分的依据。

  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和关键因素分析法都是用一个因素来对库存的物资进行划分。事实上,只用一个因素并不能完全客观的反映出库存物资在生产或在价值方面的作用。如,有的C类物资,尽管它的价格较低,但是,如果这种物资的缺货风险大,市场上不容易采购,仍进行一般的管理控制,那么,可能会造成误判而不能及时供应,对生产经营带来影响。

  因此,如果能用两个指标对库存物资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供应细分法

  用两个因素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类。一是成本/价值,作为横坐标;二是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就是在市场上获得这种材料的难易程度,作为纵坐标。这样,可以把库存物资划分为四类。

  价值比较低,在市场上很容易购买。且风险比较小的物资划为策略型物资。管理重点主要放在管理成本控制上,需关注交易过程的管理,侧重整个采购过程成本的下降。价值比较大,在市场上风险性比较小的物资划为杠杆型物资。杠杆型物资价值高,库存成本大,但市场供应充足,较容易购买,因此,管理重点应放在库存成本的控制上,可以考虑在不影响供应的基础上,以各种方法有效地降低直接采购成本,和供应商签订短期合约,以便能不断寻求、更换、转向成本更低的资源。

  当前比较实用的方法

  1.EKP环境下的库存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建立在MRP和MRPII基础上,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它通过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及供应商的资源集成在一起,使企业能够对供应链上的所有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管理,如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客户服务等。

  ERP物资管理包括物资采购、质量检验、收货、发货、预留、库位管理、物资移动、库存盘点、物资需求计划和报表查询等功能。ERP通过物资主数据为所有物资建立库存,能够结合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需求以及供应链中来自企业外部的采购订单信息、客户需求信息等,通过MRP自动平衡库存,自动生成物资采购计划,确定何时订货采购,有效缩短物资采购和供应提前期,提高物资计划准确率,保证稳定的物流支持企业正常生产,并最小限度占用资本;另外,ERP系统能够随物资入库、出库等状态动态调整库存,精确反映库存现状;通过报表查询,分析物资库存的合理性及存在问题。ERP实现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信息共享,能够有效降低库存量,节约管理成本,最大限度的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ERP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主要以企业内部库存管理为核心,实现了本企业的供应链上的增值,但缺乏整体观,未能考虑供应链环节中外部企业的库存对企业内部库存的影响,企业间缺乏合作与协调,信息传递效率较低等。

  2.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

  供应链库存管理即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库存管理,目标是实现供应链上企业的无缝连接,消除供应链之间的高库存现象。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方法和策略有JIT、供应商管理库存和联合管理库存等。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模式能够整合企业资源,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商务的全面信息化沟通,对供应链进行实时监控,使企业内外实现高效协同,高效决策,使得库存区域合理,实现缺货与库存同时降低,减少重复库存,节约物流成本,消除牛鞭效应影响,提高企业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供应链管理进一步向更高水平的集成方向发展,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有机结合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实现外部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SCM/ERP/CRM)等信息系统无缝集成,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实现供应链上不同企业成员之间的工作协同与信息共享,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和优化,把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融入电子商务中,克服了传统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的缺陷,注重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总的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供应链整体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和库存周转、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上述对库存管理方式从单一因素到多因素分析、从企业内部因素到企业外部因素综合分析、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到信息化的现代化管理分析、从孤立的信息孤岛到高度的信息集成共享等多个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传统的库存管理(www.chinatpm.net)方式还是信息化的现代库存管理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尽管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集成供应链管理将成为企业现代库存管理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物资种类繁多,高度集成的供应链涉及很多企业,因此,企业很难与所有物资的供应商建立集成供应链关系。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以上库存管理方式,合理选择库存管理策略,抓住重点,高效运作,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