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算体制内吗

如题所述

国企编制内员工是体制内。体制内是指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中起主导作用的一部分,而那些不处于主导地位、或者边缘的部分就叫体制外。体制内的优势,更多表现出的是工作的稳定性、福利的优厚性、社会的主导性,与之相应,体制外更多表现出灵活性,伴随而来的还有风险性、低福利性,以及对社会或所在单位的影响力弱。

整体来看,国企属于体制内,因为国企属于公有制,所以要落实中央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方针。但是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国企总部或行政机关的工作方式和体制内相似,而生产经营等一线企业的工作方式和体制内差别巨大。原因是国企总部由于主要实行上传下达的职能,将各级政府的行政要求转化为企业的管理要求,并制定企业的制度等方针政策,和体制内工作内容相仿。而一线企业主要是为了生产经营,直接面对客户、市场,所以和体制内不一样。

目前在体制内有编制身份,且被纳入机构编制部门管理的只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前者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即公务员,分干部和工勤两种身份;后者使用事业编制,按管理和供养性质区分参公人员、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等四种身份。其中参公人员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人员使用事业编,但不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而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实行公务员同等工资和晋升待遇。这类人员身份相对特殊。除此之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自收自支事业编制人员不由财政负担工资待遇,但其编制身份不受影响,仍属于机构编制部门在册登记人员,按程序可以流动到其他事业单位任职,或提拔为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务。编制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些方面。至于国企,现在已经去行政化,其人员不在机构编制部门管理范畴之内,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因此肯定没有编制一说。不过由于国情所致,国企虽然不使用编制,但为了便于管理,仍参照行政机关设置了岗位级别,因此在其内部仍有职务和级别的说法,不了解情况的以为是编制,其实这只是企业自定的身份标识,充其量叫“企业编”或比照身份,而不是机构编制部门正式承认的编制。当然,这种企业编因为要报备国资和组织部门,到一定级别后可以交流到行政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相当于等效身份,不是编制胜似编制,说有编制也不为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