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2023最新政策

如题所述

宅基地2023最新政策的内容包括如下:

1、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建立部省指导、市县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宅基地管理机制。

2、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政府审核批准。要加强对宅基地申请、审批、使用的全程监管。

3、要指导村级组织完善宅基地民主管理程序,探索设立村级宅基地协管员。

4、严格执行“一户一宅”的要求,对历史形成的宅基地面积超标和“一户多宅”等问题,要分类进行认定和处置。

5、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

农村宅基地征收拆迁流程如下:

1、发布征收土地预公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认为符合《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收情形的,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发布征收土地预公告,预公告时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

2、开展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会稳定风险评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布征收土地预公告后同时开展实施。土地现状调查应当查明土地位置、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权属、种类、数量等情况。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当由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村委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参加,对征收土地的社会稳定风险状况进行综合研判。

3、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结合前期工作组织自然资源、财政、社会保障等工作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在拟征地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公告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多数被征收人认为拟订的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听证。

4、签订补偿安置协议。补偿安置方案确定以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与被征收人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个别难达成协议的如实说明记录。

5、征收土地申请批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完成前期征地工作后,依法报有批准权的政府批准。

6、发布征收土地公告。征收土地申请被批准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在征地范围内发布征收土地公告,公告征收范围、征收时间等具体工作安排,对个别未达成补偿安置协议的应当作出补偿安置决定,并依法组织实施。

农村宅基地过户流程,具体如下:

1、准备所需材料:登记申请书、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房屋所有权证书、宅基地使用权证明或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其他必要材料。

如果是申请村民住房所有权转移的,应该提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转移的相关证明材料;

2、农村宅基证变更申请人准备好相关的申请变更材料之后,向村委会提出宅基证更名申请;

3、农村宅基证变更申请人向辖区自然资源部门提交申请登记材料,材料齐全后,自然资源部门出具《受理回执单》,加盖国土资源部门公章,交由申请人签字;

4、等待自然资源部门审核;

5、审核通过之后,完成宅基证更名,下发新的证书。

宅基地使用权的申请条件:

1、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设立宅基地使用权:

(1)农村居民户无宅基地的;

(2)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需分户,缺少宅基地的;

(3)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宅基地的;

(4)因发生或者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搬迁的。

2、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不予批准使用宅基地:

(1)非本集体的农村村民;

(2)已拥有一处达到规定标准面积的宅基地;

(3)农村村民转让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

(4)户口已迁出的;

(5)申请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的;

(6)其他按照规定不应当安排宅基地的情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2-26
你好,宅基地拆迁给予被征收人的补偿有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助费及农村村民住宅费、社会保障费等,其中,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来确定,实践中,如果补偿低于被征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被征收人一定要尽快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