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农村新变化寻农村新发展

如题所述

一、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造血能力”。

(一)坚守防返贫底线确保“守得住”脱贫成果。

聚焦防止返贫致贫,针对低收入、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家庭.

综合考虑家庭收入、存在的各类风险、“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发性刚性支出等各类因素,通过民政、住建、医保等部门预警推送,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开展针对性帮扶,形成“对象发现、风险预警、及时纳入、动态帮扶、问题消除”过程的全闭环管理,有效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现象。

(二)聚焦生态建设,打造“有颜值”的新农村。

以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畅化“五化工程”为抓手,加大村容村貌、绿化管养、村组维护、环卫保洁、家庭卫生等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新时代农村面貌。

一是精细管理村容美。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加强日常巡查监管,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行为;全面开展农户庭院、室内物品摆放规整、干净、舒适行动。在公共场所、小卖部等周边,采取错时执法、不间断巡查、定点值守等措施,加强村组管控力度,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停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村容秩序井然有序。

二是绿水青山景色好。乡城县全面推进绿化建设,为村容村貌“上妆容”.

通过开展义务植树、党员义工日活动等,在入村路沿线进行种植和补种。

三是干净整洁生活美。立足乡城实际,纵深开展全域无垃圾活动.

做好村组干道、活动室等公共区域内的道路养护保洁工作,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进农户、进商铺。

二、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

(一)聚焦文化铸魂,打造“有底蕴”的新农村。一是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的工作模式,不定期进村入户开展“文明村风、文明家风”宣讲活动,利用群众大会、党员大会围绕培育良好家风、文明村风、淳朴民风、婚育新风开展集中讨论,并纳入村规民约执行。

(二)立足本土文化,深入挖掘,笑宴、藏传佛教等传统文化,真正做到“跳出乡城看乡城,跳出乡城去谋划乡城”,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大力弘扬勤劳致富、节俭适度,信守诺言、邻里和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尊老爱幼、家风文明的新风尚。开展星级文明户、好人好事等评选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