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病人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脊髓空洞中医认为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髓海失养导致的。中医治疗主要是益精填髓为主。西医认为患者出现现有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脊髓的传导的功能障碍引起的,神经分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传导功能障碍会引起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感觉神经受损会引起麻木疼痛的临床表现。
1.注意预防感冒、感染:脊髓空洞症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一旦感冒 ,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肌萎无力、肌跳加重,特别是球麻痹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如不及时防治,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合理膳食:脊髓空洞症患者保持消化功能正常,合理调配饮食结构是康复的基础。脊髓空洞症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饕膳,如山饕,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3.适当锻炼,避免剧烈动作而引起静脉压升高。
4.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病情加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5
1.心理护理:脊髓空洞症会造成病人极大的心理创伤,导致心理失衡,悲观、失望、焦虑、忧郁均有可能产生。而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发展。所以要开导患者要有信心接受治疗,这对疾病的恢复有很大的意义。
2.合理膳食,保持消化功能正常。脊髓空洞症患者保持消化功能正常,合理调配饮食结构是康复的基础。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
3.注意预防感冒、感染。脊髓空洞症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肌萎无力、肌跳加重,特别是球麻痹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如不及时防治,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4.患者须意识到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保护无感觉区,经常想到无感觉区。每天检查几次看有无受伤,注意皮肤有无发红、水疱、烫伤、青肿、抓伤、切伤等等。
5.农村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被荆棘和碎片刺伤。对皮肤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者,要防止皮肤干燥和皲裂。如果已有伤口,要尽快去医院诊治。
6.预防褥疮:瘫痪患者长期的卧床休息,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褥疮,坏死可发展到深层组织,侵害肌肉、肌腱和骨头,坏死组织可以发生感染,病人全身情况也随之恶化,会引起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严重可危及病人生命
第2个回答  2019-08-18
根据空洞位于脊髓颈段及胸上段,偏于一侧或居于中央,出现单侧上肢与上胸节之节段性感觉障碍,常以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存在,该症状也可为两侧性。
第3个回答  2020-05-30
脊髓空洞症发病年龄通常为20~30岁,多在中年就诊,女性多于男性,病程进展缓慢;最早出现的症状呈节段性分布,首先累及上肢,当空洞逐渐扩大时可累及脊髓白质内的长传导束而出现长束功能障碍,二者之间可间隔数年。
脊髓空洞症的预防和护理:
1、须意识到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保护无感觉区,经常想到无感觉区。每天检查几次看有无受伤,注意皮肤有无发红、水疱、烫伤、青肿、抓伤、切伤等等。
2、农村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被荆棘和碎片刺伤。对皮肤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者,要防止皮肤干燥和皲裂。
3、如果已有伤口,要尽快去医院诊治。
4、脊髓空洞患者注意手脚的保护,劳动或工作时戴手套,在拿热的杯、壶、金属勺子时,用手套、
厚棉布或毯子包着拿。工具的把手要光滑,可在把手上包一块橡皮,然后再包块布。脚的保护,选购或订做合适的鞋,不要让脚在鞋里磨来磨去。行走距离不要太长,经常歇歇。舒服不过躺着。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扑克等静止性生活方式。避免高枕头。
5、积极地参与家务活动,如打扫卫生、煮饭、种花及尽量生活自理,是一种有效的功能训练。
第4个回答  2020-05-11
脊髓空洞症的患者因存在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所以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防止进一步受伤。脊髓空洞症患者可存在感觉障碍,痛温觉异常,应防止烫伤,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节体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保护无感觉区,每天检查皮肤情况,有无烫伤、擦伤、、水泡、淤青等,防止感染;可存在运动症状如肌无力,或平衡功能障碍出现头昏、恶心等症状,所以平时活动时应注意不宜劳累,活动适当,防止跌倒摔伤;可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存在多汗或少汗等症状,故应当根据气候增减衣物,防止感冒或中暑,防止皮肤干燥及皲裂;疾病后期有可能出现二便失禁等情况,应注意卫生,加强护理,防止尿路感染及皮肤损伤,预防压疮;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适当功能锻炼,如可选取太极拳、八段锦等;健康饮食,可多服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积极于医院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