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非川一战,为何薛仁贵从战神被削到平民?

大非川战役,为什么薛仁贵战神被夺,变成平民?

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而在唐朝时期对外的征战自然是少不了的,唐朝的将军中名气最大的应该非薛仁贵莫属,但是当时薛仁贵却遭遇了一个很大的变故,使得他从战功赫赫的将军被唐高宗直接贬为了平民。

在历史上导致薛仁贵将军直接被贬为平民的战役,就是大非川战役,大飞川原来是唐朝为了镇压吐蕃起义而打响的战役,当时薛仁贵将军领20万大军进攻吐蕃,而薛仁贵的副手郭待封在薛仁贵手下已经很久了,他觉得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取代薛仁贵的位置,因此在这场战争中故意拖延粮草的运送时间,在拖延粮草运送的过程中,被吐蕃大军突然袭击,薛仁贵的部队在损失了粮草之后彻底断粮,最后整个唐朝蒙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在这场战争之后,薛仁贵作为主将被问责,唐高宗念及他之前的战功并没有将他处死,然而这场战争也导致吐蕃的实力急剧上升,甚至能和当时的唐王朝平起平坐,这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因此在随后的几年里,唐朝继续对吐蕃征战,但是结果都不太理想

不得不说当时薛仁贵能保住一条性命,确实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要知道当时他的失利给唐朝的历史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他并不是这场战争失败的直接责任人,但是作为主将按道理来说还是要被处死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说起薛仁贵的名字,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唐朝的名将,作为河东薛氏的后人,薛仁贵在带兵打仗方面非常有才能,在攻打高句丽、击退突厥等重要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戎马一生,直到七十岁以左骁卫大将军的身份去世。不过,被奉为战神的薛仁贵也并非全无败绩,在镇压吐蕃的大非川战役中,薛仁贵被郭待封连累而被革职,沦为平民,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一战失利后的损失过于重大,薛仁贵作为主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大非川之战,唐朝军队失利,究竟是不是薛仁贵的过错呢?从主观条件来看,直接导致大非川之战失利的,是薛仁贵的手下郭待封。郭待封也出身名将家族,但自身没什么能力,而且刚愎自用,不服薛仁贵,在大非川之战时,薛仁贵带兵先行,将辎重和粮草交给郭待封,但郭待封有意和薛仁贵对着干,行进缓慢,结果路上被二十万吐蕃大军攻击,不仅重要物资被抢走,还伤亡惨重。

粮草对军队行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唐朝军队的粮草被劫,无法再前进,薛仁贵只得在大非川驻扎,但是面对吐蕃军队,他们已经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惨败也是意料之中。

按理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大非川失利的代价太大,吐蕃一跃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甚至与朝廷平起平坐,严重威胁到了唐朝的统治。所以,薛仁贵作为主将当然要被问责,而若不是念及他之前的功劳,恐怕会被赐死,只革职已经是唐高宗的仁慈了。

第2个回答  2020-01-25
薛仁贵做为主帅,御下不严,用人不当,军纪涣散,战术指挥不利,导致五万唐军全军覆没,此战是唐朝建立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此战导致安西四镇全部被吐蕃占领,西域诸国纷纷转投吐蕃,唐朝丢失了对西域的控制力,并且导致吐蕃兵锋直指唐朝内地,使唐朝对吐蕃作战的主动权丢失,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薛仁贵自从被唐高宗重用独当一面之后,几乎是逢战必败,充分体现了其才与德都不堪做为主帅独当一面的实际情况,从此不再被作为主帅使用!薛仁贵乃是一时之勇将,善于搏杀冲阵,与秦叔宝,尉迟敬德,李嗣业等将相仿,但其军事谋略和指挥能力,在名将辈出的唐朝是属于水平比较低的那种!其勇可为将,其才不堪为帅!
第3个回答  2019-10-07

因为薛仁贵对于战争的局势判断失误。

本来带的兵马就少,又不适应高原环境,辎重给养还丢了,唐军最终不得不选择退出吐蕃。所以才会被削为平民。

第4个回答  2019-10-10
盛唐大非川一战,薛仁贵战败,被贬为平民,在古代没以死谢罪就不错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