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黄的作用?

【功效与作用】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属泻下药下属分类的攻下药。

医者通过总结研究则认为大黄属于苦寒之药,服之有泻下攻积、清热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诸良效。


1、大黄入药可缓解肠胃积滞、大便不畅等症。

大黄的首要功效就是泻下攻积,其实就是通大便、解食积。古人认为大黄之效专入阳明胃腑大肠,善于荡涤人之肠胃,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对于体内实 热、食积、虫积、痢疾等引起的大便不畅、肠胃运化不健等有很好的缓解之效。

比如体内实 热过重导致的肠胃热燥而大便秘结不通,则可用大黄同枳实、芒硝、厚朴、黄芩等药材同用,最能清体内之热、除肠胃之燥而解大便不畅之疾。

若是由于肠胃湿热引起的痢疾并出现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等情况,也是可以使用大黄来荡涤肠胃湿热的。古人单用大黄用酒煎服,即可缓解湿邪痢疾之症。此外,还可以用大黄配伍木香、厚朴、甘草等药材同用,服之亦有效。

而对于体内有食积、虫积等引起的肠胃运化不畅,大便不通等情况,则直接用5g左右的生大黄泡茶饮用,一般30分钟左右即可见效,并有促使寄生虫随大便排出的作用。

2、大黄入药可缓解热毒疮疡、血热血瘀等症。

大黄乃是苦寒沉降之药,可引火下行,导热外泄,故而对于体内的热毒也有很好的清缓之效。尤其是对于头面部位的热毒火邪之症,大黄用之最有良效。

比如热毒火邪上炎至头面导致的眼红肿痛等症,用大黄同栀子、黄芩、升麻等药材配伍即可缓解;若是出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之类的症状,则可用大黄同蜂蜜煎煮,含之可缓。而对于其它因为热毒引起的疮疡肿痛,外用的话可用大黄细粉拌酒或醋外敷,内服则可配伍桃仁、丹皮、芒硝、牛蒡子等药材同用,皆有效果。

另外对于热入血分引起的血热妄行之出血症,血瘀阻滞之淤血症,大黄入药还能起到除血分之热而凉血活血的作用。

比如血热导致的咯血、吐血、易流鼻血等情况,用大黄搭配黄连、黄芩、生地黄、槐花炭等药即可奏效。而对于瘀血之症则可用大黄同红花、桃仁、当归、水蛭、川芎、白芍等药材同用,亦有散瘀止痛的作用。

3、大黄入药可缓解体内湿热、淋涩不通之症。

大黄药性苦寒而善于降下,同时兼能引导体内的湿热随小便而出,所以像一些体内湿热过重、水湿内停、淋涩不通之症也可以用大黄入药缓解。

比如常见的体内湿热过重引起的黄疸,以大黄同茵陈、栀子、黄柏、芒硝等同用即可起到利湿退黄之效。而对于湿热积聚于下焦导致的小便淋涩不通,则还可以用大黄配伍车前草、木通、滑石、瞿麦等药材同用,其利湿通淋的作用也是较好的。

由于大黄的苦寒之性较重,所以它的用量一般不会太大,少则3-5g入药即可,至多也不过10-15g左右。而针对于不同的病症大黄的炮制品药效也是有差异的。比如生大黄泻下之功较强,善于泻下;熟大黄的泻下之力较弱,则善于清热解毒;酒炙大黄活血之效较强,更善于清热活血散瘀;而大黄炭偏于止血,故而善于清血热而止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8
中药大黄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如果受伤后也可以使用它,能很好的防止感染。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中药大黄能清热解毒,平时它可以用于人类热毒疮疡的治疗,治疗时可以把它与金银花以及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材一起使用。
第2个回答  2020-03-10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
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外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肠用。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熟;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第3个回答  2020-07-14
第4个回答  2020-03-07
中药大黄的功效主要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
它的主要作用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大黄苦寒,有较强的泻下通便、涤荡胃肠积滞的作用,为治疗积滞便秘的要药。主要适用于热结便秘之证。
其次还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咳血,以及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红肿痛等症。
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止血之功,用于治疗上述病症,常与黄连、黄芩等同用。现在临床研究证明,大黄粉治疗上消道出血,还有较好的疗效。
还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疮疡、烧烫伤。本品可内服可外用,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本品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块,治疗毒痈疔疖等,可研末蜜水调敷,治疗口舌生疮,也可与枯矾研末,调敷患处。治疗烫伤,可单用粉或者配伍地榆粉。
此外,本品还可以用于治疗淤血症,本品有较好的活血祛瘀的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