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百鸟朝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如果要问当下微博上话题度知名度最高的电影,当属《百鸟朝凤》无疑了。这部电影一开始因为种种原因籍籍无名,后来因为各种力量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一时之间,网络舆论分成两大阵营。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个好剧,大家一定要去看。另一部分人认为为了宣传这剧,连下跪都用上了,纯属道德绑架,大家一定不要看啊。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听哪边说的。最后,本着实践出真知的理念,我拽上室友奔向了影院。整场结束以后,感觉心里堵得慌。有千言万语想吐诉,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电影的开篇设定,是通过普通的拜师学艺进而展开整个故事,再加上这部电影是以唢呐匠这一传统手艺人的视角展开叙述,所以很难不让我想起《霸王别姬》。但是慢慢看下去,发现两者还是很不一样的。《霸王别姬》侧重的是表现时代的变迁,展现时代感以及对人物性格的深度挖掘。而《百鸟朝凤》则更具现实意义,它在时间上的跨度不算大,但却足以称得上是一个时代的变迁。故事的时代离我们很近,反映的问题和现状也很值得当下的我们去反思。

电影的故事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主要讲述的是二代唢呐匠的故事。焦师傅是土村里远近闻名的唢呐艺人,他虽然只是个平凡的乡下唢呐匠,但对唢呐,对传统文化有着异乎寻常的执念和认知。因此,他在收真传弟子的时候选择了天姿平庸但更加尊师重道的游天鸣。这部电影的动人之处不在于它的情节,也不在于它的演员知名度,而是它对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思考。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究竟该何去何从?尽管政府和民间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到重要性,但我们不得不认清一个现实:在整个大环境下,我们所做出的保护不过是杯水车薪。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多很复杂。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传统工艺种类繁多,分布得广且杂。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一项项地靠政府来拯救难度太大,且并不现实。其次,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传统工艺已经与现代社会脱节了。在过去,传统艺人可以靠这门手艺养活自己,技艺便自然地传承了下来。但现在已经不行了。在电影里,游家班因为西洋乐队的入侵而濒临解散之危。其实不单单是唢呐,在很多不知名的地方,一项项手艺都因生活所迫开始走向末路。艺人也是人,他们身上虽然担负着传承的使命,但摆在他们面前更为要紧的事是谋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连生存都没法保证更遑论传承。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当代部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漠视。虽说现在已经比前几年好太多了,但那种固执地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奇葩人群也不在少数。这又是另一方面的问题了。

电影中塑造了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唢呐匠人—焦三。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唢呐,可以说他的灵魂已经跟唢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唢呐离口不离手”,“能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配吹《百鸟朝凤》”,“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在生计窘迫之时,他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份信念和坚持。这份坚持早已超出了普通人的境界,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唢呐的未来。

焦师傅临终之际,交代天鸣务必重振游家班。天鸣含着泪答应了,并表示要为师傅吹奏《百鸟朝凤》。焦师傅连连拒绝,认为自己不配。但我以为,他完全受得起这曲《百鸟朝凤》。

最后,强烈安利这部电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