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与婆婆发生矛盾时,老公不耐烦地说,我很难做,是不是他心中没有我啦?

如题所述

   自古婆媳矛盾就是一个无解的话题:

 当与婆婆发生矛盾时,老公不耐烦地说,我很难做,是不是他心中没有我啦?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你老公心中有没有你的问题,而是他愿不愿意的问题。

  相信很多婚姻中的妻子都会听到丈夫这样说“那是我妈,我能怎么办?”“我妈养大我,不容易,你就不能让着她点”,"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就不能懂事一点”。在大多数丈夫眼中,只要婆媳发生矛盾,他都会推脱责任,在潜意识中甩锅给妻子。

  他明知道和自己朝夕相处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只因为他们曾经血脉相连,曾经一起共用一个心脏,这就说所谓的舔犊之情。但是他们忘记了妻子为什么会来到他家,跟着他融入他的生活,成为他的一员。

在没有遇到所谓的丈夫之前,大部分的妻子都是别人家的心肝宝贝,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人情世故,懵懵懂懂。就因为跟你有了一瞬间的萌动,放弃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庭,跟着你东奔西跑,蹉跎半生。

一位读者的来信让我不得不感叹,女人对于婚姻真是一场豪赌:

结婚不久,寡妇婆婆二手空空就从老家过来投靠儿子养老。从他爸去世后,就他妈一个人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现在他大了,自然担负起赡养义务,这我能理解啊。

1、和婆婆生活,老公不在是老公

吃饭的时候,人家娘俩儿会把老家的七姑八姨家的事聊个热闹,而且还是用老家话聊,我像是个多余的。我多次跟老公说这个事情,他就说“我妈不会说普通话,我不跟她说(话)谁跟她说话”,要不就责备我为什么不学他们的家乡话,多陪他妈妈说说话,整天板着个脸。

  我不是不想说,可他们家乡话那么难学。而且,我感觉婆婆明明听得懂普通话,可她就不愿意跟我说,只跟她儿子说。

导读:

这就是矛盾的触发点,婆婆不愿意让儿媳独占儿子,所以用家乡话拉近关系,在潜意识里将儿媳划分为外人,因为她们没有共同点,这就导致夫妻关系出现裂痕。而这个丈夫,明显的情商太低,因为自己的老妈开心,去冷落自己的妻子,甚至责备,只会助长妻子的怨怼和委屈。


2、鸠占鹊巢,新媳妇边缘化

  时间长了,婆婆在我家仿佛是女主人,家里的什么东西都得按照她的喜好来摆设。我要是添个什么家具或物品,她就各种嫌弃,说这不好,那浪费,甚至有时候偷偷把东西收起来。气得我直跺脚,却拿她没办法。跟老公说,老公就只知道替他妈说好话。

导读:这就是两代人的代沟,那个年代什么都是珍贵的,所以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会与现代人产生摩擦。最重要的是婆婆没有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儿子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你再去指手画脚,那就是越距了,况且你养大的只是儿子,对于她们新的家庭并没有任何扶持。对于你儿子来说是该赡养你,但不能是牺牲妻子为代价

3、话里话外挤兑,妻子是外人

婆婆在我家,做饭就只做她自己口味的,根本就不管其他人。我跟老公说,老公说他吃得挺好的,没觉得有什么不好。那是,所有的饭菜都是他吃惯了的,可他从来不考虑我啊!!!我要是再多说几次,他就说“不满意,你来做啊。我妈做得那么辛苦,你还挑三拣四的。”把我气个半死

我自己买菜做饭,做好饭,她就过来吃,吃完饭,就去她的房间看电视去。地区差异,我做的菜,她基本不喜欢吃,他儿子看了也不舒服,饭也吃得别别扭扭。每天一回家,我感觉压抑要死,只要能在单位,我就不想回家,不想面对婆婆,真真受不了她,

 最后,老太太决定过了清明节就回老家去。老公自然认为是我对不起他的寡妇妈,是我这儿媳不孝,容不下老人,赶他妈妈回老家的。

总结:

   其实这就是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缩影,很多父母倾尽一生能把儿子抚养成人就已经筋疲力尽,等到50多岁只能依靠子女赡养。本身两代人生活在一起,就有很多不同意见,矛盾发生只是时间问题。也许有人会说,分开不就好了。

是得,有能力的人都会选择分开,问题是能力有限的人呢?从这个读者分享的故事可以看出,她也在尝试忍让,但是婆婆的得寸进尺和老公的敷衍了事,让她的矛盾一触即发。我们换个思维,如果在一开始有裂痕的时候,丈夫能关注到妻子的尴尬,在私下空间里将这个裂痕修复,那是不是结果会不一样。

婚姻幸不幸福的主要的关键就取决于丈夫的情商和行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6
不是的,因为作为夹在中间的老公,一边是自己的妈妈,另一边是自己的妻子,真的很难做到让婆媳二人都满意,所以他才很无奈,但并不代表他心中没有我。
第2个回答  2022-01-06
我认为这不是他心中没有你了,毕竟一个是妈妈,一个是自己的老婆,他在中间的确是非常难做,所以你也应该理解你的老公,多换位思考。
第3个回答  2022-01-06
并不是这样的,一个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另外一个是自己最爱的媳妇,夹在两个女人中间,真的很难做,希望你能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