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国实力强大,人才辈出,为何最终统一天下的是西晋?

如题所述

东汉末年,曹操辛辛苦苦统一北方,原本是想让曹氏子孙安富尊荣,能够永远的治国平天下,结果倒好,曹丕享年39岁,曹睿享年35年,都是英年早逝,没能培养出优秀的继承者,导致曹睿最终不得不让司马懿来辅佐年幼的曹芳。

不要说继位时才刚刚8岁的曹芳,就连曹氏宗族的曹爽、夏侯霸、夏侯玄,甚至卧龙诸葛亮都折在司马懿的手上,因此当时的魏国,根本没有谁是司马懿的对手。就这么的,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斩杀曹氏宗族数千人,自此曹魏的军政大权彻底落入司马家族之手。

稳定曹魏内部,司马家族便将目光投向了南边的蜀国和吴国。那么我们就来重点分析下,为了灭掉蜀国和吴国,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都做了哪些准备?

早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就注意到经济的重要性。当时司马懿发现,由于战乱,曹操的控制区域内至少有二十多万人脱离农业生产。

如果能将这些闲置劳动力聚集在一块,那每年所生产出来的粮食将会是一个巨大数目,因此司马懿力谏曹操实行屯田制,大力开展农业生产。

在关羽水淹七军围困樊城的时候,洛阳以南荆州以北这片区域的老百姓们纷纷逃往。一开始曹操是准备将这些人迁往北方进行安置,但司马懿阻止了曹操,理由是,关羽的攻势只是一时的,早晚会败退回去,到那时这些老百姓们还是可以回到家乡耕种的。

如果让他们迁往别处,不仅会伤害老百姓们的积极性,还会让前线变得十分空虚。

事实证明,司马懿的建议是正确的,没过多久关羽就败走麦城,曾经因为战争离开家乡的老百姓们得以再回到家乡进行农业生产,直到司马炎进军东吴的时候,这块区域都依旧保持着繁荣。

另外,司马懿还有一项措施赢得了民心,那就是对户籍制度的看法。

一直以来,曹魏都想建立起严密的户籍制度,这样就能够清清楚楚的掌握每一家每一户,就可以更容易的征取税收。

但司马懿认为,吴国和蜀国就是因为建立起严密的户籍制度,并征收严苛的税收,这才导致蜀国和吴国内部民怨不断。

因此曹魏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可以了。只要百姓富足,税收自然而然就有了。不然的话,老百姓家中没有粮食,即便建立起户籍制度又能有什么用?

不仅是司马懿,他手下的邓艾,也是一位搞经济的好手。邓艾曾经写过一篇《济河论》,其中说到,战争到最后一定是财政的比拼,谁能够在财政上拥有绝对优势,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在那个农业经济时期,财政实力的比拼,拼的就是粮食。根据邓艾的估算,要想灭掉吴国和蜀国,十万大军至少要准备五年的时间。而要是供应十万大军五年的粮食,就意味着,必须要有三千万石的粮食。

于是,邓艾盯上许都以东的寿春区域。

当时的寿春区域,正位于魏国和吴国的交界处,尚是一片没有被开发的区域。由于缺乏水利设施,这边的粮食产量一直不高。但如果合理的开凿运河,产量增加个3倍是没有问题的。并且根据邓艾的估算,五万人参与耕田,配上合理的灌溉,每年就至少可以上缴五百万石粮食。

积攒个六七年,囤积三千万石粮食完全可以。为此邓艾开始修建水利,兴兵屯田。寿春地区,不仅人民在耕种,军队也在耕种,一时间官田和民田交错在一起,一片热闹的景象。

等到邓艾灭掉蜀国,司马懿也早就去世了。这个时候司马氏取代曹魏,新上位的司马炎也是一位重视农业生产的人,甚至亲身参加耕种,再这中皇帝亲自带头的情况下,晋朝的实力怎么可能会发展不起来?

在司马氏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下,司马氏的财政实力远超蜀汉、东吴。当时的蜀国,诸葛亮忙着六出祁山,姜维忙着九伐中原,都没有时间发展内部经济。

而东吴呢,孙权后期,朝野动荡,光是太子就废了好几个。再到后来君主昏庸无能贪图享乐,那会有发展经济的念头?

这么一分析,天下三分终归晋,是有他的道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3
虽然魏蜀吴人才济济,但是三足鼎立,彼此牵制,难以改变局面,因此需要一个“破局人”,司马家就是破局的人,因此他们能够统一三国!
第2个回答  2021-03-13
因为西晋懂得隐藏实力,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会把自己的全部实力发挥出来,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第3个回答  2021-03-13
因为晋继承了曹魏的基本盘,曹魏在魏蜀吴三国中本来就占绝对优势,所以晋最后统一全国。
第4个回答  2021-11-03
三国人才都是靠吹牛逼吹出来的,否则为什么会三国鼎立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