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下抑郁症,网上那些抑郁测评准确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抑郁症的诊断既不能可以通过血液学或任何器械检查后获得一个量化的标准也不能通过活体进行病理检查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是一个依靠医生主观判断而作出的诊断包括其他精神类的疾病。

那么医生的判断又是怎么来的?首先医生必须要和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的患者面对面接触,通过观察、谈话、询问、必要的量表(不作诊断用只用于评估病情性质和严重程度),也会听取或和家属沟通邦助医生作出判断特别重型精神疾病需要两个有资历的医生共同会诊后再下结论,一时难以确诊不排除诊断性治疗来明确。

当然抑郁常见的精神情绪上的表观十来条,尽管写法略有差别,但大体上相似,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无力、缺乏动力、睡眠障碍、食欲不振消瘦、无法控制的焦虑、注意难集中、健忘、自信心丧失、自责内疚、消极乃至悲观。其中有4-5条确实可以考虑抑郁了,但仍应通过专业医生来判断和治疗。家人,朋友只能根据上述精神情绪上的表观来怀疑,一般抑郁患者心中都明白、道理都懂,只是无法从那种揪心的痛苦感觉挣脱出来,都希望通过好的心理医生邦助他解脱出来。

要特别注意有些人情绪波动甚大,要么处于兴奋相,这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不满足自己和前人、工作效率高、创造力丰富、精力充沛,但无形中容易得罪人自已却毫无感觉,单位里角色把握较好,但家中容易发火。说变即变可从突然跌倒抑郁相,像完全变了个人。有时一天几变,有时几天、几月甚至几年才变没有个过程。

这些人聪明能干、性格上往往外粗内细、想得较多、敏感、好性、个性强、不容忍失败、特别追求完美,但心理抗挫能力差。这些人有精英、骨干中很多见,工作中的角色化往往掩盖了真实的他。他们的兴奋相是 社会 发展的原动力,而抑郁相则要自己和家人承受的。因为会变所以一般不会找医生。只有跌到抑郁相中久久爬不出来才会看病,千万别把他们当作抑郁症患者。究其原因还是与大脑中边缘系统、网状结构等部位中的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尤其是多巴胺的水平波动太大有关。

2019.6.23

我是觉得网上那些抑郁测评准确的,因为可能你在做测评的时候个带有主观色彩,然后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有偏差。

抑郁症不是简单的通过一些测试就能评判出来的,还需要生活中其他方面的观察了解。即使是医生也不会轻易的通过一张测试结果就评判你得了抑郁症,如果想测试的话,最好找专业的医生,网上的测试,玩玩就好,不应该太当真。

你是否总感到焦虑、抑郁、内疚、自卑、孤独、挫折、易怒、躁狂?总感到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致索然?心中 盘踞着悲观绝望,痛苦难熬,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你很想让自己更理性更开心,但你拖拉,觉得生活没劲;你发现自己习惯逃避;你有严重完美主义倾向,常不满意自己;你想摆脱抑郁却无助无望更抑郁。你该怎么办? 请牢记,思维决定情绪。错误扭曲的认知,则导致抑郁情绪。

在《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这本书中,戴维·伯恩斯医学博士介绍了许多神奇有效的方法,它们可以帮助人迅速提振情绪,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抗抑郁第1读物!30年来最有效的非药物疗法抗抑郁权威读物

据美国精神病协会《诊断与统计手册》标准,本书对抑郁症患者治愈率达70%,且持续3年未复发

美国、加拿大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学家最常"开药方"给抑郁症患者的书籍

全美调查中,500名美国心理 健康 专业人员在1000本自助书籍中挑选最有用的书,本书荣登第1名

美国心理类顶级畅销书,荣列《行为医学》"1980年最佳10本书"之一

一本可用以自检抑郁程度并自救的指南型心理治疗书

4周左右的系统化的自我阅读和练习治疗体系。你会注意到书中不断要求你边阅读,边拿起笔做测试、做练习,请静心对待,你是在逐渐谙习一些特别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技巧,以帮助你战胜不良情绪,如忧郁、焦虑、悲伤、挫折、内疚、紧张、羞愧、自卑、孤独。22个简单有效的原则和技巧。深挖抑郁背后的情绪根源,学会掌控日常摇摆不定的不良情绪和自我否定行为,从而帮助人们安全渡过生命中的每个低谷,让每个人的心灵天空清新明朗。

(节选内容)

很多人知道抑郁症,很少人了解抑郁症。

抑郁症是“情绪病”。得了抑郁症的人,都会“小心眼”“想不开”“爱钻牛角尖”“脆弱”,等等。

都错了。抑郁症就是一种病,有着和其他疾病一样完整的生化过程,最大特点是自杀率高。“所有自杀者中,70%患有抑郁症;7个抑郁症患者中,最终有1个自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医生唐登华告诉财新记者。

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颜文伟教授的估计更为严重。他撰文称:“抑郁症如果不治疗,30%能够挨过这一次发作,但是过一段时间又会再次发病;30%拖成慢性,拖延终身;30%自杀身亡。”

除了自杀,更折磨患者的是 社会 功能受损。尤其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几乎丧失了所有人际交流能力。原先轻而易举的小事,对他们来说都极其艰难。他们思维受阻,口不能言,力不能事,欲念全无,感情淡漠,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指出,抑郁症是因疾病和残疾所造成的生命损失中最为显著的疾病之一。预计到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将成为第二大致残疾病(WHO,2001)。

现实中,抑郁症患者独自消化着难与人言的痛苦。即使他能够表达,外界也难以理解。“不患抑郁症,你永远不能了解这个病的痛苦。”一位患者说。

目前,整个 社会 对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还少有认知。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救治。且由于疏于预防,更多的正常人也逐渐迈入抑郁症的阴影中。

抑郁症患者增多,是中国人对精神 健康 长期忽视乃至防治失守的样本;而隔膜与无知,使得抑郁症这个本可治愈的疾病,成为能吞噬人生命的猛兽。

该片根据细川貂貂根据和丈夫望月昭真实经历撰写的同名漫画改编,讲述妻子在照顾患有抑郁症的丈夫期间发生的生活琐事。

简介:婚后五年,在某网络公司上班的高野干男和毫不卖座的漫画家妻子小晴过着平静的生活。干男为人纤细,一丝不苟,习惯每天早上做便当,按照不同日期搭配便当的奶酪和领带。但是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干男看似平静的内心渐渐失衡,他甚至一度企图自杀,经问诊才发现自己已经患了抑郁症。为了让丈夫尽快恢复 健康 ,小晴以离婚相要挟迫使干男辞职休养。失去了生活来源,高野夫妇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他们也在相互扶持的道路上获得了久违的快乐
相似回答